English Version
20196
本期目录
  • 重新审视“延展心灵”概念
    <div> 摘 要:延展心灵假说在过去二十年挑战了认知科学主流的颅内主义认知观,认为心灵/认知并不仅发生在脑内,而是可以延展到环境中与一些物理设备构建起耦合系统。然而,关于延展心灵的见解,却因为我们对于心灵、认知以及脑的概念的内涵和关系理解的含混,导致语词含义摆荡在认知神经科学与哲学两端。本文试图通过概念梳理,反驳颅内主义认知标志观,厘清脑与心灵/认知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并最终认为可以通过区分&ldquo;作为器官的脑&rdquo;和&ldquo;发生功能的脑&rdquo;消解这种&ldquo;语词之争&rdquo;,为延展认知研究的概念可能提供基础。</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延展心灵 &nbsp;具身认知 &nbsp;颅内主义 &nbsp;发生功能的脑</div> <div> &nbsp;</div>
    作者: 朱林蕃        
    卷期: 2019年6月第41卷第6期
    页码: 1-8
  • “计算的解释鸿沟”的新证据及其哲学反思
    <div> 摘 要:瑞杰等人根据机器意识、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认为,在用&ldquo;计算&rdquo;解释心灵、意识、思维现象时仍然存在着&ldquo;计算的解释鸿沟&rdquo;。本文通过对&ldquo;计算&rdquo;概念内涵及其内在结构与逻辑的分析,认为&ldquo;计算的解释鸿沟&rdquo;源自我们对人工计算系统与自然计算系统&ldquo;内部结构与逻辑关联&rdquo;的&ldquo;错位理解&rdquo;,忽视了自然计算系统中句法在物理基础与表征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如果我们在用表征解释心灵、意识、思维现象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心灵句法的揭示,&ldquo;计算的解释鸿沟&rdquo;就可能得到自然消解。</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意识 &nbsp;计算 &nbsp;解释鸿沟</div>
    作者: 赵泽林        
    卷期: 2019年6月第41卷第6期
    页码: 9-15
  • 关于“生物共生”的概念分析
    <div> 摘 要:本文试图对生物学哲学界长期以来含糊不清的&ldquo;生物共生&rdquo;概念进行辨析,首先对共生功能体的概念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将各种共生关系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体共生,另一类是非功能体共生,随后对前人关于共生复合体的各种表征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是基于抽象的&ldquo;无等级层级&rdquo;框架,使用&ldquo;相对名称&rdquo;;另一种则基于具体的生物组织层级框架,使用&ldquo;绝对名称&rdquo;。因此,对复杂生物实体的表征和描述,应首先明确是基于何种框架,以避免概念的混乱。接下来,本文基于具体生物组织层级的框架,对两类共生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功能体共生应被表征为有机体内部关系,而非功能体共生应被表征为生态群落内部,有机体之间的关系。</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生物共生 &nbsp;共生功能体 &nbsp;相对名称 &nbsp;层级结构</div> <div> &nbsp;</div>
    作者: 杨仕健        
    卷期: 2019年6月第41卷第6期
    页码: 16-23
  • IIT的意识科学理论能否解释意识的难问题
    <div> 摘 要:IIT理论是由G.托诺尼(G. Tononi)领衔的团队发展出来的用&ldquo;整体信息&rdquo;(integrated information)来解释意识及其现象特质的理论,这一理论尝试在&ldquo;内部视角&rdquo;下看待信息,并在以&ldquo;整体信息&rdquo;为意识的本体的基础上,定性定量地刻画意识的量值和其中的现象层面的特征,在其多篇论文中,托诺尼都认为该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意识的现象层面的特质,即所谓&ldquo;感受质&rdquo;(qualia)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并且能够解决困扰哲学界已久的&ldquo;意识难问题&rdquo;,本文将给出如下理由来说明其并未解决意识难问题:其一,IIT理论的&ldquo;内部视角&rdquo;与需要理解&ldquo;感受质&rdquo;是什么的&ldquo;主观视角&rdquo;并不一致;其二,通过信息间关系及其相应的存在空间的构造,我们至多可以有一个无法验证的,同构于现象经验本身的对应物,构造出这样的对应物并无助我们理解&ldquo;感受质&rdquo;本身究竟是什么;其三,IIT的3.0理论中所要求的预设不仅蕴含着&ldquo;意识的难问题&rdquo;,还蕴含着一个和&ldquo;意识的难问题&rdquo;同样困难的对偶命题,IIT理论本身的成立要求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意识 &nbsp;感受质 &nbsp;意识的难问题 &nbsp;IIT理论</div> <div> &nbsp;</div>
    作者: 马醒初        
    卷期: 2019年6月第41卷第6期
    页码: 24-29
  • 理论的成功能否推出理论的真理性? ——对结构实在论的一种考察
    <div> 摘 &nbsp;要:无奇迹论证作为科学实在论的主要论证包含了一个潜在的推理:如果一个理论做出了成功的预测,那么这足以说明该理论的真理性。然而,历史上无数的例子表明,基于理论的预测成功而被当作真理性的东西,在后来证明是错误的。为了应对这一历史性的挑战,实在论者对这一推理形式进行了诸多修改。目前有可能的辩护形式包括结构实在论的观点和强调证实的理论。但是结构实在论在一些关键的概念上还存在争议,同时由于是一种很强的选择性实在论立场而让许多实在论者难以接受。证实的方法虽然能够解决历史的反例带来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非历史的难题。</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科学实在论 &nbsp;无奇迹论证 &nbsp;历史的反例 &nbsp;结构实在论 &nbsp;证实的方法</div> <div> &nbsp;</div>
    作者: 张运        
    卷期: 2019年6月第41卷第6期
    页码: 30-35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