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姚大志
作者介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发表论文
  • 夏普塔尔的皈依:18世纪晚期技术进步与科学革命的交互介入
    摘  要:本文聚焦法国化工企业家、工业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夏普塔尔(1756-1832)在其早期职业生涯,转向新的化学理论学说,借此考察工业革命期间,知识变革与技术进步之间的特定关系。18世纪80年代,夏普塔尔在法国南部创办化工企业,同时讲授化学课程。这一时期,他逐步皈依拉瓦锡的新化学理论。从知识发展史的维度看,夏普塔尔对新理论知识的接受和传播,可视为化学革命地方化的重要步骤。从工业和技术演化的视角看,他对新理论知识的接纳和应用,反映了企业经营和技术发展的需求,构成了工业技术进步的基本环节。本研究主张,在18世纪晚期欧洲某些工业和知识领域,工业技术进步与科学知识革命相互交叠,彼此介入到对方发展进程之中。
     
    关键词:工业革命  法国  化学工业  化学革命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作者: 姚大志      
    卷期: 2019年5月第41卷第5期
    页码:116-125
  •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科技情报与国际交流

    摘 要:《出国参观考察报告》是反映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与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原始资料。它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自1961至1983年间,共计编辑出版六百余种。20世纪60年代恰逢中苏科技合作破裂,国际科技交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全国科技情报中心,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将每年出访的情况集结出版,形成了《出国参观考察报告》系列。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初步分析,发现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国际科技情报的主要来源国为日本、英国、法国等,苏联和美国作为情报来源国的重要性此消彼长。作为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这些报告的内容还折射出中国学科发展状况与产业需求变化的特点。


    关键词: 《出国参观考察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国际科技交流 科技情报


    卷期: 2024年1月第46卷第1期
    页码:53-63
  • 英国科学的衰落:19世纪英国科技体制的危机与改革

    摘 要:19世纪30年代,查尔斯·巴贝奇在《英国科学的衰落》一书中提出英国科学衰落论。从科技体制史视角分析该文献,本文认为当时阻碍英国科学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私人资助科学的机制及其引发的科学业余性问题。巴贝奇的改革思路暗示,只有将科学资助转变为国家资助模式,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英国科学的处境,并从科研经费与人才资源、科研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给出了相应建议。这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启动了19世纪英国政府资助科学的进程,促进了科技人才培养与专业队伍建设,推动了英国科学促进会的创建和皇家学会的改革。


    关键词:查尔斯·巴贝奇 19世纪 英国科学 科技体制 科学资助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1期
    页码:1-9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