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19935
本期目录
  • “给我一个实验室,我能举起世界”——拉图尔《实验室生活》及《行动中的科学》简介
    <正> 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在默顿科学社会学之后,呈现出万舟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气象。以库恩等人在科学哲学、科学史上的突破为契机,欧洲科学社会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批判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对此,默顿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巴伯(B.Barber)在其最近的《科学之社会研究》一书中不失公允地写道: “本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科学社会学作为一门专业成熟的同时有了重要的组织化发展,这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工作主体出现了。它主要来自英国,但一些有价值的贡献也来自法国、荷兰和德国,它有多重和多样的智力来源。布鲁尔(D.Bloor)、巴恩 更多还原
    作者二:浦根祥  苏州大学政治系
    作者: 赵乐静        
    卷期: 1993
    页码: 26-35
  •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能源发展
    <正> 90年开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项极为重要的报告,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确认如下两点: ·自然温室效应确实使地球比其他时期更暖; ·人类活动排放的结果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稳定上升。虽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存在着若干不确定性,科学界尚有争议,但是IPCC概括的两点结论,无疑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能源利用和森林砍伐。能源利用又胜过森林破坏。为此,世界能源面临着新的课题:如何接受气候变化的挑战,在全球变化中构建能源新的发展战略。作为能源消费和排放的世界大国,中国遭遇到相同的局面。
    作者: 朱斌        
    卷期: 1993
    页码: 36-46+35
  • 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正> Ⅰ相对于同时代其他民族或地域的数学,中国古代数学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在世界数学发展的脉络乃至人类科学思维演进的长河中,中算家的思想、方法和成就占有何等位置? 在数学观念和成果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华古算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 在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库恩当年阅读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时的奇妙经历一再地浮现在作者脑海:刚开始这位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对书中那么多“明明荒谬之处”感到困惑,而当他一朝顿悟“可以从一开始就一贯采取另一种方式阅读”时,“这些困惑突然消失了。”现在让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库恩当年读的不是亚里士多德《物理学》而是欧几里得《原本》,那么他还会先是遇到类似的困惑继而获得产生“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概念那样的灵
    作者: 刘钝        
    卷期: 1993
    页码: 47-54+80
  • 书讯
    <正> 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理科学专家汪应洛先生作序、黄鳞雏、李建群主编的《东南挑战与西北振兴》一书经过几年努力,数易其稿,现正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作者完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托的全国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课题研究之后写成的。书中从全球战略与中国未来发展的高度,通过对西北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及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西北振兴的现实条件,面临的问题以及实现腾飞的途径。其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有关西北协调发展和科技兴区的思路既具现实意义、也具有趋前性。该书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其特色在于运用系统 
    作者: 玲君        
    卷期: 1993
    页码: 54
  • 比较科学史中的共时分析与历时分析
    <正> 1988年,席文将他的中国科学史研究计划解释为,要把中国关于自然的知识归并到更大的认识框架之中。席文论证说,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既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部分,也是世界科学史研究的一部分,所研究的问题有:在不同的文化中,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人们怎样设想自然? 怎样设想在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思维建构中反映出什么样的实在和价值? 这些思维产物怎样转变成具体的实践? 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怎样分化成各种专门化的知识领域? 以及这些专门化的知识领域和它们所提供的更为广泛的看法是怎样变化的?对于具有历史学而不是科学的背景进入科学史领域的历史学家来说,这样一种研究科学 
    作者二:刘兵  
    作者: 陈民熙        
    卷期: 1993
    页码: 55-61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