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19881
本期目录
  • 从(弓魚)国铜器看西周早期青铜冶铸技术对殷商的继承和发展
    考古发掘表明,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夏而勃兴于商中期,自商末以降,进入中国青铜器的辉煌时代,直至铁器时代到来。高超绝伦的技术冶铸了难以估量的青铜器,或重大恢宏,或小巧玲珑,多为精巧华美之作,为举世所景仰和惊奇。和生活方式、艺术风格一样,青铜冶铸技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不断演变递进。青铜器繁荣的殷商、西周和东周这三个时 更多还原
    作者: 苏荣誉        
    卷期: 1988
    页码: 30-31
  • 《中国冶铸史论集》简介
    这本论文集收入华觉明教授及其合作者于1960年至1985年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共23篇,约计40万字,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较集中地反映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古代冶铸史的研究成果。根据冶铸史的学科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强,和文物考古工作关系密切等),作者在多年科学实践中,发展了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注意运用实物分析检测、文献考证、遗址、遗存考察、传统工艺调查和复原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在组织形式 更多还原
    作者: 孙海        
    卷期: 1988
    页码: 31
  • 卡普坦在恒星天文学上的贡献
    卡普坦(J.C.Kapteyn)是本世纪初极有影响的荷兰天文学家,恒星天文学的先驱者。1851年1月19日生于巴内韦尔德,1922年6月18日卒于阿姆斯特丹,享年71岁。1875年毕业于乌德勒支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到莱顿大学天文台任职,开始天文研究。自1878年起任格罗宁根大学天文学和理论力学教授。1884年在该校创建卡普坦天文实验室,任实验室主任,直至1921年退休。 更多还原
    作者: 丁蔚        
    卷期: 1988
    页码: 32-38
  • 中国采煤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极丰富的国家之一(预测储量在32000亿吨以上),又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发现和利用煤炭的成就,可以同中华民族在共它方面的重要发现相媲美。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已懂得用煤精雕刻耳挡、圆珠等工艺品,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煤的产地及赋存层位的记述,到了二千年前的西汉,已用煤炼铁,煤炭开采规模已相当可观,《史记》中记 更多还原
    作者: 李进尧        
    卷期: 1988
    页码: 39-44
  • 核和平之父——里奥·西拉德
    在1960年美国著名的《哈珀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上,原子弹社会史专家A.K.史密斯(Alice Kimball Smith)讲了这样一件趣事:在一个大学教授参加的聚会上,有人要求来客们写下他认为在近代历史上起了特殊作用的人物,要求是所选人物在他的时代中起了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作用。根据得票的多少选出的前五个人依次是林肯、甘地、希特勒、邱吉尔和里奥·西拉德。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第五位人物,即里奥·西拉德的生平和成就。
    作者: 王德禄        
    卷期: 1988
    页码: 45-57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