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19866
本期目录
  • 国际交流和学术繁荣——清华初期科学教育史的启示
    清宣统三年四月初一(即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北京西郊清华园正式开学。这是清华大学的开端,迄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1912年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但这只是改一个名称而已,学校的性质仍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9月,清华学校正式成立了大学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渡。1929年成立了文学院、法学院和理学院。理学院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六系,工程学系(后改为土木系)也附属其内。
    作者: 高达声        
    卷期: 1986
    页码: 43-50+79
  • 方励之——共和国需要这样的学者
    1955年2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里,青年团北京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正按照排定的程序进行着,在台上讲话的是物理系团总支书记。正当他在工作报告中正面提出青年团的工作应当在培养青年的理想方面做出成绩时,突然在代表席的西侧站起了一位尚带稚气的年轻人,只见他跳上主席台,以手示意要做即兴发言,并以年轻人特有的激情接下总支书记的话茬发表演讲。他说,我们的团代会,首先应该讨论一下究竟要把我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培养成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只会说人家说过 更多还原
    作者: 吴国盛        
    卷期: 1986
    页码: 51-62+80
  • 科学史研究中的文化观——评N.席文“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科学革命”一文
    在狭义的历史学领域,七十年代后的一些汉学家不再满足于中国近代社会变化来自西方冲击的解释,他们力图寻找中国社会自身变化的可能和依据。孤立地看,这似乎只是个观点问题,其实并不,近些年来西方有一股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思潮,上述观点的变化正体现了这种反省精神。作为具体观点,已为中国历史学界所了解,但作为产生观点的思潮,却未受到重视,在中国科学史研究领域同样如此。因此,席文的这篇“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科学革命——或者它真的没有发生吗”一文的意义,也理所当然地未被他的中国同行充分意识。 更多还原
    作者: 叶晓青        
    卷期: 1986
    页码: 63-67
  • 《批判与知识的增长》:20年以后——一次纪念伊·拉卡托斯的国际科学哲学会议
    1986年8月18至22日,我应邀参加了在希腊萨洛尼卡举行的、主题为“《批判与知识的增长》:20年以后”的一次纪念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的国际科学哲学会议。这次会议由希腊萨洛尼卡的亚里士多德大学、雅典国立技术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并得到希腊北方部、萨洛尼卡市政委员会、亚里士多德大学、卡拉马里亚市政委员会、马其顿-色雷斯银行、拉特西斯基金会的赞助。 1965年7月,英国科学哲学学会与伦敦经济和政治科学学院在伦敦贝德福德学院联合召开了国际科学哲学讨论会。关于那次讨论会一共出了四部会议论文集。头两部是拉卡托斯编的《数学哲学问题》(1967)、《归纳逻辑问题》(1968)。
    作者: 范岱年        
    卷期: 1986
    页码: 68-73
  • “科学与社会”讲习讨论会在承德举行
    为了深入探讨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推动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与普及,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1986年7月29日至8月11日,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与华北人才技术开发公司,在河北省承德市联合举办了“科学与社会”讲习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五十余名自然辩证法、哲学、科技工作者,听取了国内18位学者的专题报告,并进行了有益的交流。这次会议的报告人以中青年学者为主,报告内容是他们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其中心议题为“科 更多还原
    作者: 杨耀武        
    卷期: 1986
    页码: 73-74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