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布雷迪反对情绪的辩护论题,主张情绪体验不能像知觉体验一样,为有关信念提供认识上的辩护。他的论证理由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情绪体验作为辩护理由存在充分性问题、合理性问题、动机问题与虚假来源问题。利用认识的语境主义以及评价性信念与描述性信念的区别,可以逐一回应布雷迪的主张。首先,在辩护要求相当的情境下,情绪体验与知觉体验都能提供充分的辩护。其次,在某些情况下,知觉体验同样具有认识上的缺陷,需要接受合理性评价。再次,情绪作为探寻新理由的动机,恰恰说明它能提供初步的辩护。最后,描述性事实与动机评价缺乏直接的联系,并不能作为情绪信念的真正辩护来源。
关键词:情绪的辩护论题 认识的语境主义 评价性信念与描述性信念
摘 要:意识难问题的解释目标包含两个问题:一是解释物理过程如何以及为什么会产生具有现象特征的经验;二是解释现象意识本身的本质。为了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可在物理过程和主观体验之间引入一个中间态,这个中间态与物理过程构成解释关系、与主观体验构成解释和表征关系。由于情绪本质上是生物体的一种状态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生物体的行动倾向,构成了主体体验,而同一情绪过程中不同的行动倾向差异又会指向体验的主体,进而呈现出具有自我特征的主观体验。由此,通过论证情绪作为一种中间态过程,不仅表明了难问题中物理过程到主观体验的解释限度,而且给出了从物理过程、情绪变化过程、主体体验到主观体验的解释逻辑,为理解意识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难问题 解释模式 中间态 高阶意识 情绪
摘 要:1890年成立的江南水师学堂在创办之初制定了章程。学堂在前期办学过程中,出现章程不够完善、管理松懈等问题。1905年,更换了管理者,并重订章程。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江南水师学堂章程》,结合其它史料,讨论了《章程》的修订原因及其涉及的关于“学额”的争论问题,研究了《章程》管理规定及技术教育的要求,分析了《章程》的实施情况,以说明江南水师学堂技术人才培养的概貌。
关键词:江南水师学堂 《江南水师学堂章程》 海军技术教育
摘 要:近代时期,西方科学技术进入中国,科学治河理念的出现,同时影响了水利学领域和林学领域。森林治河的思想在民国兴起并逐渐演变,最终发展到和工程治河分庭抗礼,影响了社会各阶层对治河观念的认识。而森林治河观的出现与发展对后世治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今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森林治河 水土保持 民国 黄河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