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11
本期话题
2021年01期 专题: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

关于人工智能的政治与伦理问题的反思是学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2019年6月我刊发表了王志强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批判》(以下简称王文),讨论了不同水平的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政治秩序的影响以及后人类政治秩序的可能性建构问题。吴冠军教授在《江海学刊》发表了题为《告别“对抗性模型”——关于人工智能的后人类主义思考》(以下简称吴文)的论文,对王文的“终结论”政治哲学批判进行了学术批评。因为关于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的研究较为前沿,这场争论构成了汉语学术界关于人工智能政治哲学的第一次学术交锋。为了推进相关讨论的深入,我们组织了相关理论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新一轮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的葛四友教授从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反思的前提,分析了王文与吴文讨论语境的困境,海南大学的秦子忠副教授从人类的复杂性角度出发,同时批判了王文和吴文的“终结论”与“竞速统治论”,清华大学的黄竞欧博士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这场争论局限于政治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抽象性。

                                                                                                                           (专题策划:王志强)

本期目录
  • 论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反思窘境

    摘要:人工智能引发了诸多反思,但其中少有政治哲学的声音,其缘由在于政治环境与人工智能两者的特点:引发人类生死存亡忧思的超级人工智能会摧毁形成政治的环境;自主人工智能会引发道德主体资格的反思,而准自主人工智能引发当下的道德原则是否根本的追问,但只有当两类人工智能实际参与人类生活后,这两者才能获得具体的实质结论。

    关键词:政治环境;人工智能;政治哲学反思;窘境;

    作者: 葛四友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1-8
  • 人类的复杂性及其程序化的限度——兼评“人类终结论”与“竞速统治论”

    摘要: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已成为人类的一种公共性焦虑,当前的"人类终结论"与"竞速统治论"是这种焦虑的学术确认。然而,不论是人类终结论还是竞速统治论,它们的吸引力都是建立在对科技发展的过高估计与对人类发展的过低估计所构成的巨大反差之上。这类论断既无助于人们客观地看待科技的发展,也无助于人们客观地看待自身的发展。破除这类论断所编织的扭曲图景,需要我们予以追认人类的复杂性,探析其程序化的限度,以及展示人类能力发展的可能空间。 


    人工智能;人性;复杂性;政治哲学;人文主义;

    作者: 秦子忠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9-15
  • 变革的生产视角——对人工智能政治批判的批判

    摘要:人工智能作为热点话题吸引了相关学者对其进行政治哲学维度的批判,但其批判依然停留在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半径之内,并未深入到政治的前提——生产领域。大数据算法作为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其所得出的非线性结果重塑了人们对于"价值"的理解,并引导一种对于"使用价值"追求的复归。随着边际成本的不断递减,大规模生产逐渐向大众生产转变,这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抗性分配关系重组,社会消费力变革的趋势开始出现。产消一体化,即新型工人——"产消者"的大众化成为这一变革的可能性路径。 


    关键词: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社会消费力;产消一体化;

    作者: 黄竞欧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16-21
  • 心理空间:知觉符号理论的修正与扩展

    摘要:关于信息的表征,知觉符号理论不仅体现了具身认知的特点,而且强调空间经验在表征中的作用。然而,知觉符号理论既没能解释空间经验,其基于相似性和图解式概念的核心解释也不完善。大量相关研究在证实知觉符号理论合理性的同时,也证实了心理空间的存在。若将知觉符号置入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中,则不仅使该理论的表征相似性转向空间语境同一性,解答了一系列疑惑,而且借用心理空间的拓扑性,知觉表征也更加符合心理现实性。 

    作者: 张绣蕊   魏屹东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22-27
  • 预测心智进路中的社会认知观

    摘要:近年来,一种以"预测加工"为核心的社会认知观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其基本主张为:社会认知过程就是两个大脑之间持续进行双向预测,实现错误预测最小化并最终达致某种动态耦合的过程。一方面,这种新兴的预测理论在脑与神经科学层面澄清了关于社会感知的机制问题;但另一方面,它还不能构成对社会认知的完备解释,因为社会认知作为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性理解过程,不仅仅是两个大脑之间的双向神经建构的结果,还需要通过主体间动力交互的意义-建构过程来实现。 

    作者: 何静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28-33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