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11
本期话题
2021年01期 专题: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

关于人工智能的政治与伦理问题的反思是学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2019年6月我刊发表了王志强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批判》(以下简称王文),讨论了不同水平的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政治秩序的影响以及后人类政治秩序的可能性建构问题。吴冠军教授在《江海学刊》发表了题为《告别“对抗性模型”——关于人工智能的后人类主义思考》(以下简称吴文)的论文,对王文的“终结论”政治哲学批判进行了学术批评。因为关于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的研究较为前沿,这场争论构成了汉语学术界关于人工智能政治哲学的第一次学术交锋。为了推进相关讨论的深入,我们组织了相关理论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新一轮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的葛四友教授从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学反思的前提,分析了王文与吴文讨论语境的困境,海南大学的秦子忠副教授从人类的复杂性角度出发,同时批判了王文和吴文的“终结论”与“竞速统治论”,清华大学的黄竞欧博士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这场争论局限于政治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抽象性。

                                                                                                                           (专题策划:王志强)

本期目录
  • 对心灵因果性的辩护——论过决定的区分

    摘要:金在权的排斥论证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带来严重的危机,该论证通过说明非还原物理主义所接受的五个前提之间的不自洽,从理论层面否定了不可还原的心灵因果性。面对金在权的质疑,很多学者尝试从前提之一——非过决定论入手,试图解决危机。然而,笔者认为他们的尝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过决定状况所带来的困难。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过决定状况的定义做出进一步的澄清,从而对过决定定义中的关键概念进行区分。以此说明非过决定论这一前提的合理性有待考量,金在权的排斥论证的有效性也有待商榷。 

    作者: 董心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34-38
  • “中层性质”的因果力与稳健性论证

    摘要:"中层性质",例如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特殊科学关涉的物的性质,是否具有因果力,向来是科学哲学中还原主义与反还原主义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为中层性质拥有自发的、不可还原的因果力辩护的论证当中,基于干预主义因果理论的稳健性论证,相较于传统论证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层性质的因果力来自于中层的因果共变的稳健性,因而独立于底层,进而能够回应因果排他问题。但进一步分析稳健性论证所提供的案例表明,事实上,稳健性所依赖的中层性质对底层性质的反馈性约束作用才是中层性质具有因果力的关键理由,然而该反馈性约束作用不普遍适用于所有的中层性质;换言之,并非所有中层性质都具有独特的因果力。

    作者: 张孟雯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39-45
  • 劳丹悲观归纳中的两个统计学错误

    摘要:劳丹借助科学史对科学实在论的观点进行反驳,特别是通过一组曾经取得成功但无指称的理论列表来否认成功和近似真理之间的关联。为了使反驳有效,劳丹归纳出的列表必须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但同时又犯了统计学错误。刘易斯认为悲观归纳犯了假阳性错误,米兹拉西认为悲观归纳犯了样本错误。米兹拉西同样以科学史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支持实在论观点的乐观归纳,乐观归纳能同时避免以上两种错误,比无奇迹论证更有力。 

    作者: 成骁杰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46-51
  • 数学发现和论证的两种原型:古希腊与古中国

    摘要:萨博论点认为希腊数学证明源于埃利亚学派,但没有涉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原因。把视野扩大到社会文化背景,可以发现,古希腊重甲步兵的出现以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以对抗或竞赛为象征的民族精神,从而既摆脱了怀疑主义哲学的束缚,又使得批判思维统治社会成为可能,这才是埃利亚学派及其数学产生的社会原因。另一方面,结合中国传统社会的考察,分析《九章算术》源于日常实践的问题以及复杂的理论回答,可以发现,中国古代需要大量人力完成的农业技术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术发展,都得益于其算法的实用性,中国传统数学由此而成为东方数学的最高形式。两种数学实践的原型代表着两种重要的数学价值观,即确定性与实用性。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52-60
  • 代际冲突与认知差异——1951-1952年任鸿隽、竺可桢相关中国科学社信函疏证

    摘要:新发现的1951-1952年任鸿隽、竺可桢相关中国科学社往来信函六通,聚焦于《科学》停刊、中国科学社改组两个问题。信函内容不仅解决了末期中国科学社的一些谜团,更反映了国家科学政策探索时期科学家之间的复杂面相:《科学》停刊的矛盾背后是民国时期科学家代际冲突在新形势的新表现;任鸿隽、竺可桢对《科学》停刊特别是中国科学社改组的不同意见是他们在新政权的不同社会角色对国家科学政策认知差异的体现。代际冲突中年轻一代的胜利与竺可桢对新政策的更准确认知,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方向;中国科学社又苟延残喘八九年的历史事实,显现了当时全面统一政策下,社会需要民间力量也提供了民间力量生存的缝隙。 

    作者: 张剑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码: 61-72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