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36
本期目录
  • “其他情况均同定律”不是一个悖论吗?——兼与王巍教授商榷
    本文首先讨论了CP定律的起源以及它的大致含义,然后分析了现行的CP定律的表达方式,并以亨普尔"限制条件"的观点说明CP定律面临着某种两难困境,最后从三个方面对王巍教授对"ERS的回应"进行回应。
    作者二:张华夏  中山大学
    作者: 齐磊磊        
    卷期: 2013
    页码: 1-6+125
  • 反事实条件句与覆盖律则理论
    "覆盖律则"(covering law)是一种解释反事实条件句的思想,即一个反事实条件句的前件加上相关定律能衍推这个条件句的后件。20世纪40年代,学界对这种思想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两种解释:简单的覆盖律则和精致的覆盖律则。在分析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这两种解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覆盖律则"的新解释思路。
    作者: 胡怀亮        
    卷期: 2013
    页码: 7-11+19+125
  • 基彻的蕴含律则解释模型
    科学解释是对"为什么"的问题的回答。亨普尔的演绎律则理论(D—N模型)第一个尝试模型化地解决该问题。但是,由于亨式理论面临许多自身无法消解的难题,从而引起了许多科学哲学家建构不同的科学解释模型,其中,基彻的思想尤其令人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基彻关于解释的统一性思想,并将之精确化而建构出蕴含律则解释模型(U—N模型);继而用U—N模型试探地解决D—N模型遇到的难题。
    作者: 沈振东        
    卷期: 2013
    页码: 12-19+125
  • 反怀疑论与反教条主义的平衡:准实在论的尝试与启示
    如何处理反怀疑论与反教条主义的矛盾是认识论中一个重要难题,兼容两者是其中一种解决方式。作为这种方式的典型探索,准实在论既声称能更容易避免怀疑论,又包容甚至肯定怀疑论。但是由于准实在论站在反实在论的基础上,它的兼容并不成功。建立于以认识对象的实在性为前提的对象的确定性和我们人的认识方式的历史局限的结合,反怀疑论和反教条主义之间可以达到统一,使我们既能保持思想的开放态度,又能安心于我们的既有科学信念。
    作者二:傅芸  广东海洋大学思政部
    作者: 朱诗勇        
    卷期: 2013
    页码: 20-26+65+125
  • 对莱布尼茨因果律的解读
    因果律作为十七世纪重要的哲学主题,主要形成了自然主义哲学和偶因论两大主流因果论流派。针对莱布尼茨提出的同步主义因果律,学界则出现了"两因平行"和"两因垂直"两种解读方式。本文认为根据莱布尼茨的实体观,两个因果律的关系同理,且与多样性与同一性一样是统一于单子的。单子以连续性的形式按照自身不断展开于前定和谐的宇宙是莱布尼茨因果律的合法性基础。
    作者: 张璐        
    卷期: 2013
    页码: 27-32+125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