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19874
本期目录
  • 天然放射性和放射性衰变律的发现
    1895年底,伦琴报告发现X射线,同时公布了两张用X射线拍下的人的手骨照片,这个消息立刻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一时间,几乎所有重要物理实验室的设备都开动起来,重复伦琴的实验,以检验这种新奇射线的确凿性。这场“X射线热”持续了数年之久,但直到1912年劳厄的衍射实验完成之前,对X射线的研究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然而,研究X射线,却出人意料地诱发了另一重大发现:天然放射性。本文拟扼要叙述这一发现的经过,和对放射性衰变规律的探索过程,并对有关人物、事件作一些简要的评论。时间跨度在1896—1904年间。 更多还原
    作者: 王克迪        
    卷期: 1987
    页码: 36-46
  • 晚商中原青铜的锡料问题
    中原青铜文化发展到晚商时期,已经达到鼎盛阶段。在河南殷墟等地发现的大型冶铸遗址和属于这一时期的巨型器物如司母戊大鼎等互相印证,显示了当时中原青铜铸造业的巨大规模。大量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中原青铜主要是铜、锡合金,铜、锡、铅合金,以及部分铜、铅合金和其它类青铜。从现代地质资料看,黄河中下游所谓中原地区仅产部分铜、铅矿产。因此,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特别是锡的来源,便成为一个重大历史疑案。这一问题还涉及晚商的政治疆域、交通贸易及其文化影响范围等诸多商代历史问题,故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笔者试就研究所得,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更多还原
    作者: 金正耀        
    卷期: 1987
    页码: 47-55+80
  • 一代化学大师——柏采留斯
    斯堪的纳维亚山像一座巨大的屏风,从东北绵延至半岛顶端,挡住了大西洋的暖风,使瑞典王国的土地略显寒意。山南是起伏的丘陵、冰棱湖和茂密的森林。与地上的情况相反,它的地下埋藏着数不尽的由熔融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矿藏。到十七世纪,瑞典已靠着它丰富的地下资源而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在1740年,瑞典就提供了全欧洲铁产量的百分之四十。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发展把瑞典的化学和矿物分析推进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化学家脱颖而出。本文的主人公琼斯·雅可比·柏采留斯(Jons Jacob Berzelius,1779—1848)就是瑞典化家中的巨星。他是奠定现代化学基础的伟大人物之一。 更多还原
    作者: 刘劲生        
    卷期: 1987
    页码: 56-67
  • 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吗?
    无论时代精神多么强烈的呼唤着哲学的变革,这种变革都只能在对哲学传统和现实的批判中得以实现。因为没有这种批判,自然科学的革命性成果可以被既定体系僵化、教条化后加以包容,折射着丰富复杂的时代精神的其他哲学,也可以游离于现实哲学发展主流之外,仅被技术性地加以介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分析了宇宙无限性命题之后(见《自然辩证法研究》1987年第1期),对另一个经 更多还原
    作者: 吴国盛        
    卷期: 1987
    页码: 68-75
  • 第五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
    由中国科协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自然辨证法通迅》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5月16日至19日在成都召开。与会代表共100余人,提交论文63篇。范岱年在开幕式上批评了社会上流行的对科学哲学的种种误解和一些僵化的观点。会议采取了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特别 更多还原
    作者: 李真真        
    卷期: 1987
    页码: 76-77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