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全部
卷期
作者
文章
首页
本刊介绍
关于本刊
现任主编及编辑
现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任主编
历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次编辑委员会会议
提前发表
往期浏览
作者检索
欢迎订阅
首页
本刊介绍
关于本刊
现任主编及编辑
现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任主编
历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次编辑委员会会议
往期浏览
作者检索
欢迎订阅
/
首页
/
往期浏览
/
1987年2期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显示更多
1987
年
2
期
本期目录
中国人未能发现三段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与金观涛、刘青峰二同志商榷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年第1期发表了金观涛、刘青峰二同志的《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家没有发现三段论?》一文(以下简称“金文”)。金、刘二同志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他们对问题的探讨也很有启发性。但金文认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发现三段论是因为他具备了严格区分同一性和类属性、“整体信息加工”原则这两个条件,而中国古代哲学家正是不具备这两个条件,所以未能发现三段论,对此本人不敢苟同,打算就此谈一点个人看法,以就正于金观涛、刘青峰二同志及逻辑史学界的同仁们。 更多还原
作者:
冯必扬
卷期: 1987
页码: 74-77
答冯必扬同志
冯必扬同志对我们在《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家没有发现三段论》一文中提出的有关发现三段论两个必要条件提出了质疑。使我们高兴的是,冯必扬同志与我们对同一问题感兴趣,并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它。可是,在冯必扬对我们的观点质疑时,是曲解了我们的观点后,再予以商榷的。我们有必要澄清这些问题,以利于把研究引向深入。针对我们提出的“严格区别同一性和类属性”是发现三段论的必要条件之一,冯必扬提出质疑。 更多还原
作者二:刘青峰
作者:
金观涛
卷期: 1987
页码: 77-79
«
1
2
3
»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