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15
本期话题
2021年05期 专题:森林、生态和资源的张力、转换与流动

       森林是地球表面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代世界各个地区联系与互动的加强,使得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人类对森林的认知发生多次转向。人们通过日常林业实践、跨区域树木引种、远距离林产品贸易等方式重新诠释了森林的功能,传播了不同的林业技术,改变了林产品的地理分布。近年来,林业史和环境史等相关领域都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和跨区域的研究特点。本期专题的三篇文章阐述中国与日本、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地区在森林认知、林业技术和林产品贸易方面的历史联系,从而展现不同案例中森林、生态和资源之间的张力、转换与流动。

     “东亚视域下森林生态功能认知的近代化”一文重点讨论学术语境下中日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认知异同,主要从植树造林、林产品利用等方面展开对比;“民国时期橡胶种植技术的环境限制与本土改良”一文从橡胶引种技术在中国落地实践过程中遭遇的本土环境制约入手,阐明本土知识经验和本土生态系统适应能力在引入西方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性;“英帝国扩张与地方资源博弈:18 世纪印度迈索尔檀香木入华贸易始末探析”一文则探讨在近代英国殖民扩张背景下印度檀香木作为重要林产品输入中国的过程,进而分析林业资源如何成为全球与地方多元互动的重要因素。编者希冀这三篇文章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关注和讨论全球森林、生态和资源的诸多重要议题。

                                                                                                                                     (专题策划:李莉)

本期目录
  • 何为知觉指称对象

    摘要:知觉也能够进行指称,即能够挑选出特定对象。知觉指称对语言指称和认知来说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知觉指称存在的话,何为知觉指称对象呢?对这一问题的现有回答可分三种:(1)外界具体殊相;(2)知觉自身;(3)多重不同性质对象。这些不同观点背后实则蕴含着对知觉本质的不同理解。本文在辨析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知觉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动物行为学等相关研究,指出第一种立场相对更为合理,并尝试通过适当限定使其更趋完善

    作者: 蒋薇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38-44
  • 知识论安全性原则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

    摘要:安全性原则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在主义理论,在当代知识论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原则面临一个棘手的两难困境:即在兼容归纳知识的同时,解释为什么纯粹基于命题为真的高概率的信念(即"彩票信念")是无法成为知识的。在回顾并批评普里查德对这一困境的回应后,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后者在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纳入了"认知主体自身对信念错误可能性有无察觉"这一内在主义要素。纳入这一要素后的安全性理论克服了其作为外在主义理论的缺陷,并解决了上述困境。

    作者: 赵海丞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45-50
  • 彩票悖论及其信念主体方案

    摘要:彩票悖论是一个重要的归纳悖论,关乎知识与信念的确证,动摇了我们一直赖以信任的高概率接受原则、一致性原则、合取闭合原则等哲学原则,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信念主体习惯性地忽视导致了合取闭合原则在信念上的误用,而这种误用正是彩票悖论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将彩票悖论作为信念悖论的前提下,将信念主体重新纳入视野中,对彩票悖论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信念主体回归,不难发现合取闭合原则对多信念主体与同一信念主体应对彩票悖论的情况都是不适用的,从而在认知角度消解彩票悖论。

    作者: 施迎盈   徐子涵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51-58
  • 近代汉译日本中学生理卫生教科书研究(1902-1912)

    摘要:晚清的学制改革中,当务之急是解决教科书的短缺问题。因为当时日本重视卫生教育并且距离中国近,汉译日本生理卫生教科书成为主流。本文从中等教育史和医学教育史的视角介绍这些教科书的种类、编者和译者,分析日本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作者: 付馨悦   张大庆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59-66
  • 科学与宗教:从史实到理论

    摘要:20世纪美国的"猴子审判案"和"平等对待"法案引起了创世论和进化论的世纪之争,但这不过是历史上科学与宗教三次历史性碰撞的缩影。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运动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先后对宗教提出了挑战,促使宗教通过重构和发展新的学说做出回应。根据伊安·巴伯的看法,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分为冲突、无关、对话和整合四种类型,而约翰·布鲁克和彼得·哈里森的历史考察则表明,类型学的划分并不能完全反映科学与宗教在历史上的复杂性,这两个概念也不过是晚近三百年的发明。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历史和社会维度,马克思与恩格斯实际早已具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在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做了批判性分析。 

    作者: 冯梓琏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67-73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