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科学仪器史视野下的科学技术史研究 ——首届全国科学仪器史学术会议综述
  • 创建于 2024-11-14
  • 458

        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首届全国科学仪器史学术会议在电子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仪器史专业委员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博物馆承办。会议以“科学仪器,社会与文化”为主题,回溯科学仪器作为科学研究、教学教育、工业生产的工具,使用者往往关注其带来的功用性的结果,而忽视了其为社会进步、文化变革带来的意义,呼吁学者将科学仪器作为研究的主角,探讨仪器给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科学研究等带来的变化,分析仪器给当地、当时以及后来的文化产生的影响。来自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21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

10月11日上午,会议举行开幕式,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靳敏,挪威奥斯陆大学副教授、国际科学仪器学会主席Roland Wittje,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馆长、科学史系主任、中国科技史学会科学仪器史专委会主任吴国盛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大明、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郭福祥、清华大学副教授王哲然等学者出。开幕式由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中国科技史学会科学仪器史专委会副主任赵轲主持。

靳敏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大家对电子科技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支持。重点介绍了学校在电子科技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电子科技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综合性电子类博物馆,是展示科技成果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她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Roland Wittje对中国在科学仪器史领域的研究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并表达了对中国科学仪器史研究团队壮大的期许。他表示,科学仪器史是理解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推动国际间的学术合作。吴国盛表示科学仪器史是新兴领域,当前物质文化研究在科技史领域兴起,仪器、设备、物件等物质实体发挥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以科学类博物馆为主体开始进行的物质收藏对科学发展起到实证作用。

一、古代科学仪器史研究

会议围绕古代科学仪器反映的中西文化交流、群体反映的技术差距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Roland Wittje以“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Studies”为题,提出科学仪器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并通过仪器复原的实例对科学仪器史研究的范式进行了介绍。郭福祥以“故宫博物院藏清宫天文仪器”为题,介绍了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时间跨度300余年、来自中西方的300件天文仪器,提出这些仪器作为最直接物证,论证了中西方天文学在宫廷内交流、碰撞、交融的历史,是中国宫廷天文发展最直观的反映。王哲然以“17-18世纪清宫入藏科学仪器的欧洲制造者”为题,调查32件康乾时期清宫进口科学仪器,梳理制造者的生平、职业道路和学术出版信息,提出不同国家工匠数量真实反映了科学仪器制造水平,也强调科学史研究中关注仪器制造者群体的重要意义。佟艺辰以“德国掠运北京观象台天文仪器史事考辨”为题,以德国报刊为主要史料,还原了帕拉蒂亚号自天津出发途径青岛、新加坡、科伦坡、亚丁、塞得港而抵达不莱梅哈芬的运输航线,发现德军以运输士兵及克林德公使遗体之名,暗行运送天文仪器之实。徐思源、尚元也完成该主题的报告与研讨。

二、近现代、当代科学仪器史研究

会议进一步关注近现代、当代科学仪器史研究领域的仪器与制度、体系、社会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善科学仪器史研究的版图。王安轶以“战时光学玻璃研究工作述评”为题,提出该项工作使政府、军事和科研机构之间产生密切的互动关系,但终未能形成有效的集中攻关的科研组织模式,不过战时光学玻璃研制的过程起到了汇聚科学火种,探索组织科学研究的作用,提供了早期的人才、技术储备和协作的经验与教训。王念慈以“中国夜视器件的突破——中国第一只硅靶视像管的研制历史”为题,聚焦中国第一只硅靶视像管,梳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克服的制造工艺和测试困难,提出硅靶视像管的成功研制,加快了中国夜视技术从主动式向被动式的转型,国家统筹与外部援助是快速建立新兴学科和新兴工业的高效渠道。刘年凯以“中国静电陀螺研究的曲折起步——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静电陀螺三轴稳定平台出发的历史考察”为题,通过梳理清华大学1959至1976年的陀螺研究史,揭示中国静电陀螺研究是在科研管理资助机构频繁变更的背景下曲折起步的。赵智以“中国光学精密仪器研制的里程碑——光学‘八大件’”为题,对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包括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等在内的八件光学精密仪器的研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对其研制的历史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历史贡献等进行了阐述。杨泽嵩以“技术·制度·观念:度量衡原器对近代中国计量现代化的三重影响”为题,提出度量衡原器从技术、制度、观念三个层面对近代中国计量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孙政通以“近代国人自编物理学仪器专门著作的尝试——《物理器械说明书》概说”为题,明确了其承载的科学仪器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展现了过渡时代知识分子关于科学仪器的认知转变与推广过程中的科学传播实践。柳紫陌、刘岩岩、牟凯璇、何晓奥也完成本主题的报告与研讨。

三、科学仪器史研究与科技创新

会议围绕科学仪器史研究如何推动当今的科技创新的主题,聚焦科学仪器的新范式、历史与创新的互动关系展开深入讨论。王大明以“科学仪器与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一个案例简析”为题,认为科学仪器有三重作用与功能,即作为辅助科研的利器、科研创新的产物和产业化对象。提出广义与狭义科学仪器的概念,讨论了晚近的狭义科学仪器中创新、辅助和产业一体化的可能性。以发现自感现象的物理学家亨利的科学仪器电磁铁为案例,简要分析了一个科学历史中现实存在过的三位一体化过程。赵轲以“人工智能的科学仪器观研究”为题,回顾科学仪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后,提出“科学仪器”对于不同人、不同时代,含义也发生变化,当跳脱“术语”,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当前时代的“仪器特性”。洪彧以“地震模拟振动台技术革新:透视土木结构抗震发展历程与前沿”为题,回顾振动台技术的起源、早期应用、技术突破与发展,分析其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魏永平以“教学挂图发展与数字化展示”为题,回溯教学挂图在古代教育中作为图示教学方法的历史渊源,聚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发的教学挂图可视化展示系统,论证其为实现传统教学挂图数字化展示和保护,教学价值得以传承和发扬。邵朋飞也针对此主题进行了报告和交流。

四、学生论坛的讨论

会议专门设置学生论坛。参与学生既有科学史学科的研究生,也有爱好科学史的光电、材料等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跨学科的思维碰撞既促进了科学仪器史研究的发展,也推动科技史反哺科创新发展的可能;复合型、跨学科是科学仪器史研究的新趋势。张金淼以“中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过程及影响”为题,认为中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主要是由中国政府推动的。通过进入该计划,中国在磁约束可控核聚变领域实现了巨大突破,并得以树立负责任的科技合作形象。盛星元以“19世纪上半叶英国电学家群体及其电学仪器观”为题,探究这一时期英国电学家群体的研究实践与仪器观念,能够更好地理解19世纪上半叶英国电学发展的复杂图景。朱洪轩以“以电子科技博物馆馆藏磁控管藏品探究中国磁控管技术发展历史”为题,对中国磁控管技术经历的军用起步、军用发展、微波民用转型等阶段进行了梳理,根据两个微波器件工厂的厂史档案对该时期的磁控管发展进行了阐述。樊一寒、王晓东、杨超在该论坛做报告与交流。

结语

10月12日,赵轲主持了闭幕式。王大明对会议取得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认为青年人参与科技史的研究是领域蓬勃发展的重要讯号。吴国盛对科学仪器史研究进行了展望,一是表示专委会要争取更广泛的、具有收藏的科学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鼓励和带动全国性的藏品研究;二是要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通过科学仪器以小见大,撬动整个科学史的新构建。

(赵轲、王念慈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博物馆)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