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工程现代化的中国话语与实践形态 ——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 高天宇、高丽杰
  • 创建于 2024-06-04
  • 1533

       2024年4月20日,第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论坛在中国矿业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与社会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联合协办。来自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等单位共计九十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紧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程现代化主题,聚焦工程事件中的伦理与治理,探讨科技伦理在推进中国工程现代化中的使命与责任,就“工程现代化的未来研究面向”“工程现代化的前沿伦理问题”和“工程现代化的创新治理”等主题进行充分研讨。


       一、工程现代化的未来研究面向

       南京大学胡大平以“文明之技术条件变迁及其对伦理的影响”为切入点,阐释了“技术社会的伦理重建问题”。他认为,目前科技伦理研究要通过重新探讨社会之根基,理解技术的历史作用及其当代势态。当前环境的“度”已经在高技术作用下实质性地改变,伦理重建的含义便是在新的“度”之上提出人的责任问题,进行重新定向和选择。

       中国科学院王大明以西方工程案例为视角,分析了“英国19世纪泰河大桥垮塌事故及其伦理责任”。他指出,大桥的垮塌可分为直接的工程技术责任和间接的伦理责任,中国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可通过对西方案例的辩证分析获得启示。

       西北工业大学张云龙探究了“工程正义的两条研究路径”。他指出,伦理学和政治学是工程正义的两大研究进路。伴随巨型工程的出现和发展,传统围绕工程师展开的伦理学进路正面临挑战。政治学视角的研究可为工程正义提供新启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恒力阐释了“工程伦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问题。他认为,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未来应当从工程主体、工程实践、工程政策与规范、工程文化四个方面推进中国工程伦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安徽大学王金柱关注了“设计视域中的世界秩序”问题。他提出,人类命运蕴含一种设计策略,设计贯穿于“自然秩序—技术秩序—社会秩序”的转化全程,为此可以通过设计改变秩序,进而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


       二、工程现代化的前沿伦理问题

       南京大学蔡仲探讨了“平台资本主义与后真相”问题。他指出,在平台资本主义时代,“开放科学运动”面临诸多挑战,情感诉求和主观信念的作用更加突出,尤其在新型知识生产中,平台经济以情绪深层干预和控制着知识生产。

       兰州大学谢亚洲关注了“技术现代主体”问题。他提出,技术必须作为一种单独的现代性运动来加以把握。近代以来,人类先后经历了思维运动、商品运动两大运动,第三大运动即由技术所主导的人类的综合抽象运动。

       浙江大学潘恩荣分析了“对齐与异化”问题。他认为,“对齐”作为实践伦理问题,可以成为一个技术哲学主题,但目前无法用正向思维来回答“对齐”,只能以“不对齐”也就是“异化”,来追问“对齐”。

       国家铁路集团李国栋以中国工程案例为视角,交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实践”问题。他在回顾中国铁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指出中国铁路事业是中国特色工程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缩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得林探讨了“数字媒介时代的技术元叙事”问题。他认为,后现代语境中数字媒介时代的技术研究,容易走向突出技术独异性的语言游戏,因此应以数字媒介时代的技术元叙事考察,修正现代性元叙事。

       中国矿业大学阎国华探讨了“劝导技术赋能社会公德建设”问题。他认为,劝导技术具有情感陶冶、意识唤醒、示范劝阻、正向激励等重要功能,未来应从思想认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推动。


       三、工程现代化的创新治理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王耀东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制”。他认为,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生成机制上需要突破传统的科学技术范式、要素配置模式、产业组织形式。

       上海交通大学陆群峰探讨了“预警原则与工程风险治理”。通过对“强”预警原则、“弱”预警原则、传统预防原则的比较分析,他指出“强”预警原则不适合现代工程风险治理,“弱”预警原则更具合理性。

       西安交通大学王亮研究了“基于美德伦理的道德机器何以可能”。他指出,基于符号认知主义的人工智能设计存在着认识论缺陷,难以适应复杂的道德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以为未来人工智能的认知路径设计提供启示。

       沈阳建筑大学顾世春阐释了“科技向善文化理念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和塑造之径”,指出科技向善就是科技活动达到伦理上可接受和社会满意,即研究者创新活动善、使用者应用活动善、科技创新产品自身善。

       中国矿业大学张灿探究了“智能增强环境中的人机交互问题”,从哲学的现象学批判、人类学的政治学批判、伦理的道德哲学批判等方面对作为智能增强环境核心问题的人机关系展开了分析。


       四、工程现代化与其它相关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吕天择介绍了工程科学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西北师范大学孙圣基于测度对于观念的改变对现代物理学若干争论展开了哲学分析。西北工业大学齐承水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重要指示器。南京大学史晨提出了物转向视域下的新兴科技伦理治理问题。国防科技大学罗银瑶探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历史经验。东北大学王宗鉴阐述了工程旁观者的道德问题。南京大学刘兆晖审视了芬伯格的批判建构理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鑫阐释了科技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关系。东南大学孟天昊对基于参与装置运作的公众物质化参与进行了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宋知寰论述了工程正义的现代化转向问题。东南大学文佚敏报告了速度座驾下的知觉与生存及其历史现象学解放议程。浙江大学高强分析了设计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的逻辑关联。中国矿业大学闫春美以社会公德建设为例对数字化记忆问题进行了阐述。华侨大学寇子莹探讨了多智慧体社会背景下的意识形态风险。

                                                                                                                    (高天宇、高丽杰,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