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第十九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述评
  • 武汉理工大学夏劲教授
  • 创建于 2023-12-11
  • 3476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十九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8月26日至27日在湖北恩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军校、党校等单位的120多位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科技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从科学技术史、科技哲学、科技伦理学、科技社会学等视角探讨科技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讨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科技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杨怀中教授提出了把科技文化融入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基本路径:一是创新文化理念,牢固确立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的地位;二  是立足民族传统,推进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深化交流互鉴,努力努力实现科技文化“中国化”;四是强基固本,着力普及科技文化。

       武汉理工大学夏劲教授从科技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及其特征,认为科技文化的引领作用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科技文化在器物、观念、体制诸层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武汉理工大学孙德忠教授认为科技文化在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从多个层面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物质、精神、政治、社会和生态五大文明建设。

       2. 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前主编李醒民教授指出,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虽然有某些交集,但两者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有较大差异。创新、求实无疑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精神,至于爱国、奉献、协同、育人则属于科学家乃至一般公民的社会责任、道德品格。因此,在涉及科学研究领域或科学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精神时,采用科学精神这一术语更合适一些。

       中国农业大学李建军教授提出,新中国科学家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铸就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科学共同体贡献给全社会的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向和重要资源,也是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国效力的精神动力。

       江南大学万长松教授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科学家精神以“科技强国”为核心,第一要义是爱国和奉献,核心要义是创新和协同,基本要义是求实和育人。传承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科学家精神,必须以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坚持科技发展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大力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3. 科技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孟建伟教授提出,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本质上属于狭隘的“知识论”畴,陷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困境。中国科学哲学开创了科学文化哲学,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哲学的结合,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而有助于大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华南师范大学肖显静教授认为,古希腊的占星术、巫术、炼金术是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理论为基础的,相关实验成为“没有自然的实验”。近代科学实验革命开启从“以书本为本,读圣贤之书”转向“以自然为本,读自然之书”。近代科学实验造成破坏环境的负面效应,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使科学实验“自然化”,发展一种既有利环保也有利于经济的现代科学。

       湖南大学彭福扬教授提出,产业文化是科学文化、工程文化的延伸,完整的科学文化体系应该包括科学文化、技术文化、工程文化和产业文化。产业文化有着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兼容特性。研究产业文化对产业的发展和增强力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提升民族的精气神也具有重要意义。

       黄冈师范学院石国进教授提出,构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要求的技术理性,是技术理性现代嬗变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技术理性的新理念、新规则、新体系应具有更加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全球治理时代的中国理念和方案高度一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4. 中国式科技创新研究

       国防科技大学朱亚宗教授从科技文化视角分析中国现当代科技原创的成功案例,将中国式科技原创归纳为三大基本路径:一是国家任务引领,个人独辟蹊径;二是大师开辟方向,政府协调攻关;三是立足自主创新,跨界创造奇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立教授在梳理习近平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系列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家层面科技创新体系的分析,认为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构建作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研究型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三位一体”模型。

       5. 科技前沿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山东大学马佰莲教授提出,“伦理先行”是党和政府针对加强当下科技伦理治理提出的。贯彻“伦理先行”要求:树立“亲科技”氛围,确立“伦理先行”的价值逻辑;构建科技伦理、确立“伦理先行”的工具逻辑;健全机构机制,确立“伦理先行”的组织逻辑;积极推进道德教育,确立“伦理先行”的道德逻辑。

       湖南师范大学易显飞教授提出,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基于大脑与外部设备间的直接联系来实现信息交互与响应的生物信息交融技术,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融合主体”。由此引发了主体认知、人体空间和社会“三类结构”转化,至少可以从“自觉”难题下的责任困境、“自为”难题下的行动困境和“自适”难题下的身份困境三个方面透视“融合主体”的人文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林坚编审提出,当前文化建设呈现出数字化发展的总体态势,引发了数据、网络、信息、数字货币、文化产业、信息传播等文化安全问题,必须确立数字安全观念、建立数字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制定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呈现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健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斌副教授提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塑造“不对称性”的革命性力量,即产生了权力结构主体之间的不对称性、个体理性对集体理性的不对称性以及人的发展对既有伦理规范的不对称性。这三个不对称性展现了科技发展对既有伦理道德的挑战。基于此,需要深入科学技术以及伦理规范的内部,把握其中的逻辑结构,以建构新时代的科技与伦理规范相互适应的新范式。

       6. 生态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李宏伟教授提出,人类文明进程中既有可见的诸如生产者历史人物、技术实践工具等要素,还有隐秘的不可见的各种各样病菌微生物,后者参与了历史事件的“冲撞”“博弈”。我们必须正视人与病菌的“行动者网络”关系,维护生物安全、生态安全,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文化观和实践观。

       内蒙古大学卢艳芹教授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本体论依据、技术论导向和文明论视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于生命物质统一性的生命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以生态技术为依托形成生态生产力的合力,以“类”的视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 科技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

       哈尔滨理工大学伍玉林教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本在于人才,需要从家国理念、创新素养、人才培养的模式等整体性思考,构建以家国理念、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人格塑造功能与自然科学教育功能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

       大连理工大学王飞教授提出,通过对国外学术期刊利益冲突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从“作者”“期刊”“出版”转向“行业”“伦理”“同行评议”“披露”,“透明度”“影响”可能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反映了从关注表面现象向重视内在机理的发展趋势,应引起我国学者注意。

       总之,参加本届科技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从多视角专题研讨科技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这次会议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紧扣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时代主题。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阐明科技文化在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先导地位和关键作用,并针对我国科技创新及其发展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深入分析和建言献策,体现了新时代科技文化研究与时俱进和专家学者的责任担当;

       二是鲜明的科技文化研究自主创新意识。孟建伟和石国进等学者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哲学,在深入分析西方科学技术哲学陷

入“理论与实际脱节”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科学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技术理性”等主张,彰显了中国学者的文化自信和开拓创新精神;

       三是深化和拓展了科技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围绕“科技文化”“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地位和作用等展开探讨。比如,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否仅限于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科学家精神究竟包含哪些精神?科学家精神是否具有普适性?科技文化是否是“第一文化”?如何理解“第一文化”?产业文化是否属于科技文化的范畴?针对这些问题,与会学者各抒己见,展开争鸣,营造了浓厚的自由探讨学术氛围,探讨了科技文化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四是多视角聚焦中国式科技创新文化研究。从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结构及其运行机理、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个案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文化教育等视角研究中国式科技创新文化建设问题,以促进中国式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围绕科学技术社会应用的双刃剑效应,从科技伦理文化、生态文化等视角进行前瞻性研究。例如,针对脑机接口、生物机器人、人类基因编辑、数字化网络、自动驾驶汽车、ChatGPT、算法等生命科技、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领域的前沿尖端技术研发及其应用可能或已经引发的伦理问题、认识问题和社会问题,探究规避高技术伦理风险、社会风险和进行科技伦理治理、社会治理的有效对策。

       本届科技文化学术研讨会的研究成果及其主要特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科技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这一会议主题,与会代表在研讨中提出的许多富有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建议,必将对促进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新时代科技文化研究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夏劲,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