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至24日,第五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博物》杂志、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主办。因疫情防控工作需求,本届论坛严控线下参会人数,首次采用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当日直播观看人数达81600多人次。10月23日的论坛主要由上午的大会主报告与下午的两个分论坛构成,报告议题涵盖中西博物学史、博物学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博物学实践、博物出版、文学与博物学等,共计18位学者作了相关分享;24日,与会人员自行参观国家动物博物馆。
论坛开幕式于10月23日上午九时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召开,《博物》杂志主编许秋汉、国家动物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张劲硕、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自然辩证法通讯》副主编王大明依次为本论坛致辞,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冯伟光、国家动物博物馆前馆长孙忻、商务印书馆大众文化编辑室主任余节弘等人与会,开幕式由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徐保军主持。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博物学文化论坛适逢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在昆明召开,开幕式当天又恰逢爱德华·威尔逊(E. O. Wilson)倡导的“半个地球日”(Half-Earth Day),近年来博物学文化论坛倡导的“博物理念宣言”在理念上同后二者“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的理念完全一致,也期待未来中国博物学能够在立足自身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公民博物路径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供思考和借鉴。
一、大会主报告:
“走向第二开端的博物学”及其相关命题
本届大会主报告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于探讨未来中国博物学文化发展的相关命题。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北京大学刘华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解焱、四川大学王钊分别从博物学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博物学文化发展的命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清宫绘画中的动植物形象等角度作了精彩分享,大会主报告由张劲硕主持。
在“走向第二开端的博物学”为题的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孝廷教授以“新末世论”为引,简述了当代世界面临的诸多危机,指出人类文明面临拐点时刻,博物学在存在论、价值论、方法论、行动论方面均可以有所作为,当下应该坚持博物学的建设性纲领,开展博物教育。
作为中国博物学文化复兴的重要人物,北京大学的刘华杰教授则结合近年来中国博物学文化发展的成绩和需求,以“推动当下中国博物学文化发展的几个命题”为题作了报告,从博物学与自然科学的“平行论”、中外博物之差异、博物视野与活动阶数、地方性知识生产、公民博物与生物多样性、博物出版、中国古代博物学史的重构等七个方面作了阐述,在厘清博物学地位与价值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博物学文化发展的潜在方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执委、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解焱老师则在报告中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和困境、中国20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探究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案例对于全球的价值和意义。
四川大学的王钊老师则以“动植物形象在清宫物候节令绘画中的呈现”为题,以清宫物候节令主题绘画为例,讲述了物候现象是如何由实际观察记录逐渐演变为物候文化并且逐渐脱离实际观察的,以及动植物形象是如何成为标志性的物候图式的。
二、分论坛:编史学反思、案例研究、
文学与博物学、博物实践与教育
10月23日下午的报告移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馆,由两个分论坛构成,共计14场报告,报告内容涉及中西博物学史、人物评述、文本分析、文学与博物学、博物实践等多个议题,分论坛一与分论坛二分别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主任蒋澈和《博物》杂志编辑部主任刘莹主持。
分论坛一的报告涵盖博物编史学反思、分类史研究、人物评述、案例研究等多个领域。比如清华大学科学史系蒋澈注意到“全球中世纪”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编史纲领,“并非要将西欧的‘中世纪’观念推广到其他文明,而是要使‘中世纪’一语摆脱欧洲中心主义”,博物学在这一编史纲领下尤其具有可研究性,欧亚博物学史的研究还要注意将图像等材料作为自然物解释体系加以考察。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赵梦钰以老普林尼《博物志》中第8-11卷中的genus与species为例,探究了老普林尼关于动物分类的思路,她认为“人始终处在老普林尼在《博物志》所构建的世界中心,人在自然中的活动以及与自然的互动是老普林尼所关注的核心”。同是谈博物学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何铭在题为“传播博物学思想的大师古尔德”的报告中,重点从“与人文元素无缝衔接、挑战持主流观点的大咖、毕生致力于批判生物决定论、毫不妥协地反对种族不平等”四个方面解答了“古尔德的传播力从哪里来”的问题。北京林业大学的韩静怡从《宇宙之谜》的文本出发,认为海克尔作为“进化论的捍卫者”丰富并发展了进化论,作为“一元论的倡导者”虽然没有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但认识到了机械唯物主义在当时的弊端,同时在对盛行的人类特殊说的批判中流露出“博物学家的自然情怀”。中山大学的程方毅通过对鞑靼羊和地生羊案例的讨论,展示了欧洲博物学在近代自然科学化与系统化过程中与中国的遭遇;西南大学的欧佳则根据湖湘地区出土的众多简牍,梳理了秦汉至西晋时期湖湘地区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分布情况,为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秦硕莟则提供了近代中西方近代科学交流的一个典型案例——“万卓志在中国的鸟类学研究”,万卓志在中国的鸟类考察活动及成果,并基于他的鸟类学著作探究了他在中国鸟类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分论坛二的报告涉及文学与博物学、博物出版、博物实践、博物教育等多个话题。在“英国浪漫主义与博物学”为题的报告中,北京大学哲学系张晓天认为,英国浪漫主义看待自然的方式与博物学密切相关,并且以雪莱的诗歌和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地质学为例,说明了英国浪漫主义自然文学把自然看作一种审美规范,是美和愉悦的持久源泉。厦门大学的侯学良强调了植物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运用植物考据学、民族植物学等交叉学科的视角提出了文学植物类型划分的四个方案:植物分类学方案、文学方案、植物资源学与文学方案、资源植物学与民族植物学方案,并且以《受戒》为例,对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博物爱好者罗晓图以“女性,蓝晒,英国藻类,与第一本摄影出版物”为题,介绍了运用蓝晒(Cyanotype)技术制作藻类图像、出版第一本摄影书籍《不列颠藻类:蓝晒印象》(British Algae: Cyanotype Impressions)的女性博物学家安娜·阿特金斯(A. Atkins)。博物实践方面,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副主席刘乾坤介绍了成都开展的博物推广与实践,涉及课程、青少年实践、成人实践、传播和出版等内容;《博物》杂志的李聪颖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博物爱好者为博物杂志创作的历程与收获,并且希望鼓励更多的人开始自然观察与创作。洛阳龙门海洋博物馆馆长丁宏伟在题为“回归自然:博物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中强调:博物教育要重视整体性,层次性与多元性,并且善于利用不同的教育形态,达到博物教育的目的。天津的贾弘则以京津冀运河博物馆为切入点,介绍了自己在京津冀运河博物馆发展文旅的思路。
结 语
历届博物学文化论坛的宗旨在于提供一个学术探究、实践研讨的平台,促进学术界及公众更好地理解博物学的历史、致知方式、文化特点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近两年,疫情在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提醒着人们,作为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人应该如何和自然相处以及如何自处,期待博物学的存在及博物学文化的复兴能够为公众提供一种借鉴和可能性。
(徐保军、高郡,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