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首届心灵哲学前沿论坛:心身问题的当代思考”会议综述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14-06-27
  • 573

517日至19日,首届心灵哲学前沿论坛“心身问题的当代思考”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自然辩证法通讯》社与东华大学人文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东华大学人文研究所承办,东华大学“思与言”读书小组协办。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弗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诸多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心身问题的当代思考,与会者围绕这一主题从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个研究视角和学科出发,展开了丰富多样和深入具体的讨论。以下为对本次会议的综述。

 

一,对心身关系的形而上学考察

对心身关系进行形而上学考察是心灵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它在本次会议中也得到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他们从关于心灵的物理主义与非物理主义争论、心身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多个角度讨论了这一问题。

 

中山大学张华夏教授提出可以根据各种物理主义观点对心身之间关系的等同性、依随性、还原与突现性、因果性这四大论题的不同看法来区分强物理主义和弱物理主义。如果一种物理主义观点是强物理主义,那么它必定支持心灵对物理满足等同性、强依随性、可还原或弱突现性、一般因果封闭性四项原则;而弱物理主义则相反。张华夏教授进一步论证强物理主义所支持的这四项原则都有很大的困难,因此他认为哲学关于心灵应该持有一种弱物理主义的观点。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刘闯教授讨论了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中的意识问题。他认为如果物理主义是正确的,那么当量子态分裂生成多个世界之后,单一的意识也会被分裂到这些世界之中。这就会导致一种“排斥困难”,即这时在某一世界中的意识似乎就能够认识到另一世界中的意识所认识到的情况,然而这违背了人的意识经验。因此,刘闯教授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合理方案就是采取心物的二元论立场,并且认为这种立场能够解释多世界诠释中“概率”概念的由来。

 

首都师范大学叶峰教授认为,“黑白玛丽”这一思想实验及其引发的关于知识论证的各种争议其实与物理主义和属性二元论之争没有关系。而关于知识论证的这些“争议”其实都来源于讨论者对“概念”、“知识”等这些概念进行谈论时的模糊性,并且正是由于讨论者只纠缠于这些概念而不直接讨论玛丽大脑中的物理-生理进程导致了这种争论的混乱。他还认为,如果直接考察玛丽大脑中的物理-生理进程就会使我们确认物理主义对这一现象的阐释比属性二元论阐释的可信度更高,而且这种物理主义必定是先天的物理主义而不是后天物理主义。

 

复旦大学郝兆宽副教授认为哥德尔不完全定理蕴含着以下析取式:或者即使仅在数学领域内人类心灵的能力也是无穷的并且超出任何有穷机器,或者丢番图问题是不可解的。他认为这是一个数学事实,而无论这一析取式中的哪一种情况成立都是对物理主义的反驳,而且上述论证还可以构成对图灵的一种批评。

 

香港中文大学钟磊博士讨论了非还原物理主义对精致版本的因果排他论证的回应方式。他认为已有的非还原物理主义只能回应简单版本的因果排他论证,然而如果这一论证引入一种双重条件句因果观(dual-condition account of causation),那么就会成为精致版本的因果排他论证。而对于这种精致版本论证而言,传统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回应有所失误。这是因为传统非还原物理主义将回应的方向定为反对论证中的非过度决定性(non-overdetermination)原则,然而该论证中真正出现错误的其实是因果实现原则。据此,钟磊博士认为因果排他论证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而非还原物理主义是正确的。

 

除了钟磊博士之外,包括因果关系在内的心身关系问题还得到了多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东华大学王治东副教授,苏州大学李继堂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晓阳副教授,中山大学李珍博士,首都师范大学陆丁博士等从物联网时代中的心身关系、排他性论证与物理学哲学、殊型同一论(token-identity theory)与下向因果性(downward causation)、意向性的因果作用、心身之间的随附关系和同一关系的逻辑刻画等各个不同侧面具体讨论了这一问题。

 

 

二,心灵、身体与认知

在本次会议上得到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在认知科学视角下的心身问题。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的关系、具身认知等都成为会议发言与讨论的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梳理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然后开始讨论认知科学的发展对心灵哲学的影响,尤其是它如何回答心灵哲学提出的意识难题、解释鸿沟、物理主义和二元论争论等困难的问题。她认为,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对对方起到了一种“双向挑战”作用,尤其是哲学一方面可以为认知科学研究提供纲领、问题和概念资源,另一方面其传统的问题域和研究方法则受到认知科学的冲击。在此基础上,刘晓力教授进一步讨论了哲学在认知科学的发展潮流下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以及自然主义哲学的前景。她认为哲学应该在其中担当概念分析、论证、梳理研究历史和整理研究框架,以及构筑思想实验和进行实验哲学等方面的任务。

 

中山大学朱菁教授介绍了延展认知方面的研究状况,并以此来探讨心灵的定位问题。传统的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都将心灵定位于颅骨之内、大脑之中,但延展认知理论却认为心灵可以扩展到超出颅骨之外的极大范围。可是,朱菁教授认为延展认知理论的这个看法并不正确。正确的考察心灵的方式并非延展,而是思考人所可能拥有的最小的心灵,这种最小心灵未必一定在颅骨之内,但也不会像延展心灵所说的那样可以拓展到环境之中。

 

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研究员讨论了德雷福斯的专业技能学习模型,并且认为这一模型的新颖之处在于引入现象学的方法讨论心灵与认知,是一种具身的和语境化的学习模型。成素梅研究员认为这一模型能够消解物理主义与二元论之间的争论,但是学习模型中的专家一级的存在则表明这一层级的认知需要直观,因此心灵与认知其实并不能被还原为机器的计算。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同时从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梳理感受质(qualia)这一概念。张学新教授认为,正如各种心灵哲学研究所阐述的那样,感受性是心灵的基础;而在另外一方面,由于感受性直接影响了心灵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方式——例如当代人类的物理知识系统就是一个基于视觉感受的知识系统,感受性也就同样是身体的基础。因此,感受质构成了心灵和身体的共同基础。

 

除了上述的几位专家学者之外,山西大学范莉副教授、尤洋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徐竹博士等从具身认知、计算神经科学、行动哲学中的意图理论这几个方面探讨了认知因素在心灵哲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结束之后,还举办了一场圆桌会议。圆桌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宣扬先生主持,多位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心身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而具体地探讨,专家们畅所欲言,听众的参与度也很高,圆桌会议的气氛十分热烈。在大会最后的总结环节中,南京大学哲学系萧玲教授首先从哲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概括和展示了心身问题的意义;接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晓力教授指出,本次会议气氛很热烈,探讨内容既丰富又深入,特别是青年学者在本次会议中表现活跃和醒目,展现出了心灵哲学领域尤其是心身问题探讨的前沿价值;最后,中山大学哲学系朱菁教授对本次会议主办方和承办方的细致安排与招待表示了感谢,并宣布了下一届会议计划明年在北京举行。

 

(撰稿人: 谭力扬 王晓阳)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