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科技、工程、社会与历史的多维互动 ——第4届中国工程史暨第3届科学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17-09-18
  • 607
为展示和交流中国工程史、科学社会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6月2日至4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技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东华大学联合举办的第4届中国工程史暨第3届科学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在东华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80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就相关议题展开了交流。
大会开幕式由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主持,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教授、中国科技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二中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副主编王大明教授分别代表三家主办单位致辞。陈革教授首先向各位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东华大学松江校区的历史沿革,该校区曾是广富林文化遗址所在地,是江南三大史前稻作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纺织家黄道婆的故里,具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标志性特征。刘二中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科技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的源起和成立以来的工作,同时介绍了以李伯聪教授为代表的工程史研究领域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王大明教授回顾了科学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的历史,第1届会议于1986年在广州召开,第2届会议于2011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现在召开第3届会议,旨在促进科技史界能够更好地从社会史的角度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科技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展开研究。
整个学术研讨会包括大会报告和分论坛交流两个部分,大会报告部分由王大明教授和东华大学廖大伟教授主持。有10位学者围绕着工程史理论研究、工程史案例研究、科学社会史研究阐述了各自的研究观点。
首先,围绕着工程史的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刘二中教授分享了其在工程史领域的研究心得,指出工程史研究对象吞吐古今,研究内容博大精深,研究过程其乐无穷,研究前景无限广阔,并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加入到科技史研究的队伍当中来。大连理工大学王续琨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大科学工程史的研究构想,包括时间起点、研究内容、运行管理和社会效果等四个方面的元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洲教授提出,大科学工程是“基于”科学并“为了”科学提供支撑的大型工程设施的建造过程,其产物就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性质而言,大科学工程既可以支撑大科学,也可以支撑小科学。他进一步指出,可以从科学、技术、工程、社会四个维度定位大科学工程,可以开展特定大科学工程的历史研究(微观)、特定领域大科学工程的历史研究(中观)、大科学工程的历史研究(宏观)三个维度开展大科学工程史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明教授详细探讨了狭义和广义的大科学,将大科学分为以纯科学探索为目的狭义大科学,和以实现某些政治或其他社会发展的特定目标的广义大科学,提出一般工程的创新发生在建造过程,创新随着工程的完结而结束,而大科学工程在建造过程和使用阶段都体现创新,具有双重创新性。
围绕着工程史的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周程教授以中国引进与改造超导托卡马克T-7为案例,详细回顾了工程的建设历程,并指出工程的建造与运行,使我国的核聚变研究进入了国际前沿,也为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工程技术基础。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李三虎教授从三峡大坝的功能、意义、选址、坝高等维度,论述了三峡大坝的社会建构过程,并提出工程框架选择进程和结果究竟取决于威权政治还是利益相关者诉求,这要看所处历史阶段、工程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政治或社会协商程度。内蒙古师范大学仪德刚教授详细介绍了建国之前机器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他认为机器人知识主要通过报刊、电影、小说等渠道传播,传播内容包括一般知识介绍、新闻特写和新闻述评,具有传播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传播载体多元;传播来源以转摘国外报刊为主等特点。
关于科学社会史的研究,《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李伯聪教授依据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提出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错失了三次历史机遇:郑和下西洋没有商业作为支撑,错失了开辟世界市场的机遇;明朝的“闭关禁海”政策危害民生和违背民心,错失了走向海洋的机遇;明末清初的中西交流昙花一现,错失了与西方科技同步发展的机遇。华南理工大学闫坤如教授以地方政府在PX项目立项时的决策伦理为例,提出风险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包括认知策略、媒体传播的轰动效应与涟漪效应、文化与社会环境因素等,她进一步指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是PX项目决策伦理的基础,政府应该建立PX项目的良性有效的风险沟通体系,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关注风险分配的公平和正义。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从“机发”的概念谈起,讨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科技人文价值,中国古人试图通过对“机”的控制,完成从人与自然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在西方古代思想体系中是不曾有过的,此外还简要介绍了中国工程师史的研究情况。
在分论坛交流环节,与会学者分别围绕“工程史的技术考察”、“当代工程的综合研究”、“工程共同体研究”、“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科学社会史与工程史的理论问题及其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分论坛一的主题为“工程史的技术考察”,由河南科技大学刘鸿亮教授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仪德刚教授点评。郑州轻工业学院张启彬副教授针对出土的楚国丝织品工艺进行分类研究,将织造方式划分为平纹织物、提花织物与编织织物三类,按纹饰题材特征可分为几何纹织物、动物纹织物、植物纺织物以及人物题材等多种类型。东华大学邓可卉教授把政治星占学作为新的切入点,讨论历法对政治星占学的影响,及其相互促进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古代历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河南科技大学刘鸿亮教授针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江海“炮台” 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背后的技术与社会原因进行了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段海龙副教授通过对詹天佑日记的分析,提出京张铁路“人”字形路线的建造并不是詹天佑原初的想法,而是为了缩短隧道距离、节省工期、减少费用综合考虑的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培峰博士通过田野调查,对于云冈石窟的铸造法解读提出了新的见解,分享了从散乱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沉睡的地方知识走向传统工艺的研究经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黄鹰航展示了在追求利刃的技术观念下,古代金属兵器锋利刃部的制造工艺是如何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吴培熠梳理了X-ray中文译名“猎奇、普及和规范化”的演变历程,总结了大众、知识界以及科学共同体三种不同的传播路径。国防科技大学的蔡钰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的火炸药技术。国防科技大学的吴亦澎从军事技术角度对丁汝昌黄海海战的阵型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利萨海战,从武器差距、技术水平、战术选择等角度解释了不同的战争结果。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逄硕解读了晚清译著《开煤要法》中的核心技术。
分论坛二的主题为“当代工程的综合研究”,由国防科技大学杨爱华教授主持,中原工学院张永青教授点评。杨爱华教授从苏联对华技术转移的实施背景、实施路径与特点启示三个方面,阐述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制衡的技术转移过程。中原工学院田闯博士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介绍了红旗渠的修造、用材和组织管理,并论述了红旗渠修建中的工程共同体关系、工程创新与工程的社会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张楠介绍了1949年至1979年间我国光学天象仪的引进与研制过程,提出天象仪发展的动因在于其所附加的文化属性,是个人旨趣、市场动力、国家意志与政治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孙丽伟从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沿革、新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等方面对新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新中国专利制度历次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动因进行了分析。北京科技大学的曹钰通过对铀浓缩乙种分离膜的研制历程进行了研究,认为乙种分离膜的研制成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得益于科研人才的组成多元、工艺流程实用高效及领导组织高效集中等内部因素,也有赖于前苏联的援助及紧张的国际形势等外部因素。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业飞介绍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在项目选题、研究设计、组织管理、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经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李欣针对初创时期美国工业机器人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美国机器人市场被日本反超的原因,既有政府对应用技术研究的行为较为谨慎,也有企业对机器人应用的消极态度方面的因素。东华大学的杨蓉提出纺织工业遗产管理存在保护意识重视不够、缺乏理论和技术指导、规划困难等方面的难题。
分论坛三的主题是“工程共同体研究”,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施威副教授主持,陕西省委党校梁军副教授点评。中国科技大学王安轶副研究员从“科学、技术、工程”的三元论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工程师群体意识的觉醒及其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梁军副教授以特定的工程共同体典型“大庆人”为样本,指出工程活动的社会性特征是工程史研究现实性的重要内容。施威副教授重点论述了工匠文化的四大子系统,即作为物质表层的工匠创新文化,作为制度上层的工匠制度文化,作为行为浅层的工匠创新文化,作为心态深层的工匠精神文化。东华大学何朝安副教授从AlphaGo与人类的围棋博弈提出人工智能向何处去的命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傅畅梅副教授论述了工匠精神的理论视域与价值内涵,提出了辩证理解工匠精神的问题。太原科技大学杨常伟副教授从山西传统酿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谈起,详细梳理了山西老陈醋“蒸、酵、熏、淋、陈”等工艺以及“甜绵香酸”的风味特征,是地方性工程制作史研究的典型尝试。沈阳师范大学的苗雨晴以上海中心大厦为例论述了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的角色和责任,苏州科技大学的梁淳梳理了苏州丝绸行业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
分论坛四的主题为“科技与社会发展”,由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李三虎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评议。上海交通大学姜玉平副研究员探讨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对于中国力学研究的开展、学科的建制化、人才的培养等学科方面的贡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海峰博士针对1940年以前出国的气象留学生的学习经历、回国以后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陈印政博士针对“文革”时期我国独立研制光纤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提出“文革”时期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学科积累、人才储备等方面打下的基础,为当今我国的通信发展处于世界领跑地位,提供了保障。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武月清老师论述了内蒙古“大炼钢铁”时期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李翔以国家蛋白质科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基地(凤凰工程)的建设过程为例,论述了大科学工程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大连理工大学的赵毅提出微观权力视域下实验室的归训和反制,并概括了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中原工学院的岳晓娜提出红旗渠的建造过程沿袭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工程理念,同时也有大量的工程技术创新实践。中国人民大学的雷环捷针对明清时期江南社会与科学转型所做的深角度的剖析。国防科技大学的韩毅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解读了孟德尔定律长期不被学界所重视的原因。沈阳师范大学的张媛阐述了日本索尼公司的创新经验对中国公司的启示。
分论坛五的主题为“科学社会史与工程史的理论问题及其他”,由北京工业大学张恒力副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闫坤如教授点评。绍兴文理学院的卢锡雷教授论述了自然界、技术人工物、人与社会四者之间的关系。东华大学廖大伟教授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围绕纺织史资料的整理所做的工作,并介绍了编写近代纺织史的计划。张恒力副教授从伦理规范、作用与价值、历史发展与余论等方面,阐述了工程伦理的作用与价值。合肥工业大学李才华副教授提出众多古代文化向近代科学跨越时都会遇到“科学峡谷”的现象,并论述了现象产生的三个可能原因。东华大学的王子琪从SST的视角,论述了宋明绞经织物整体性的工艺转变过程,并分析了政府选择、市场选择、文化选择对宋明织造工艺变革的作用。河北工业大学的梁博阐述了《弗拉斯卡蒂手册》再版中的R&D经费统计规则变迁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罗飞回顾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的建设历程及其社会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子衍回顾了CFM56系列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并论述了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霍佳鑫以唐山陶瓷业为例,详细介绍了其技术发展历程,并从技术、人才、管理、政策、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唐山陶瓷行业衰落的可能原因。
与会者普遍表示,将科学社会史与中国工程史两个会议合并召开,对于促进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对话交流,开阔研究视野,促进发散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的报告选题,或者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或者关注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或者选取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具有较大的代表性。就得出的研究结论而言,或者挖掘出了新的史料,或者使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者提出新的研究观点,质量普遍较高。但受制于研究领域较为宽泛,交流时间较为紧张,大家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次研讨会的召开。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陈印政 吴培熠)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