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首届“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社会学术论坛”综述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18-03-21
  • 317
       2017年 11月4日到5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的首届“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社会学术论坛”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西北工业大学纪委书记张海兰致开幕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崔伟奇、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邬焜、南京大学胡大平分别致辞。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科技与社会进行了多维度的研讨。
1. 科学与文化
中国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与西方明显不同的发展路径,清华大学李正风教授指出,新的时代需要进一步思考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结构,挖掘马克思的科学社会学思想,梳理和再造中国科学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北京大学周程教授概括了科学与儒学在研究对象和宗旨的设定、研究手段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分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战胜儒学的原因,提出了应该以理性的原则对待当代儒学的复兴与唯科学主义。西北大学胡军良教授通过对普特南思想的分析,表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相互缠借,科学并非价值无涉,价值判断对于科学实践不可或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得林教授通过对中国古代道家自然哲学“科学”概念的考察,指出它们与当代物理学的一些研究对象、方法、思维方式具有某种程度的契合。南京大学刘鹏副教授通过对拉图尔“物”的概念的分析,指出这是一种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新唯物主义,它为打破传统哲学的二元论前提提供了可能性。西北工业大学杨冰郁副教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学话语的考察,认为这一时期实用型的科学话语特征既有传统追求至善明德的底蕴,又有自身的延展性和创造性。
2. 科技与社会
科技创新是时代的主体,崔伟奇教授认为,以“价值观念的更新”为核心的文化驱动对科技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化反思不断建构创新文化,可以为科技创新管理的发展提供不竭的价值源泉。中国人民大学刘永谋教授在分析技术治理思想传统的基础上,指出技术治理并非只有一种“机器模式”,而是可以通过合理重构,以一种审度的技术治理理论消除其与人文价值的紧张关系,并适应不同的国情。东南大学夏保华教授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个别技术”论述中存在一个境域中的技术社会建构思想,表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可选择性和可建构性,确立了近代社会技术转型运动的再转型方向。华中师范大学李宏伟教授指出,马克思对“工具”与“机器”区别的实质是强调“机器”的经济范畴意义,因而应该从科技作为生产力对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革视角去理解科技的历史作用。西北工业大学丁社教教授认为依靠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所建立的社会信用体系,为解决共享经济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3. 技术异化与批判理论
技术始终是现代性批判的中轴,胡大平提出,人们审视技术的视野和态度经历了解放治学、生命政治学和无为政治学三种视角转换,对技术反思的重点不应再是形而上的批判,而是关涉文明未来的政治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王佩琼教授则认为,马克思的技术促使劳动异化及马尔库塞的技术导致意识形态异化是两种典型的技术异化现象,当代信息数字技术异化的表现方式值得纳入哲学视野中进行考察。东北大学陈红兵教授基于技术建构的立场对新卢德主义进行新的解读,指出技术与资本具有共谋关系,技术发展的需求是少数利益者的需求,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克服技术负效应。东北大学周建民教授从技术批判视角对发展迅猛的“慕课热”予以反思,并以大学为着眼点分析了慕课的学校内外部功能风险及其规避路径。华南理工大学闫坤如教授分析了技术异化的出现的本体论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说明对技术异化的规避和控制。西北工业大学曹瑜副教授指出从唯物史观的视野及其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来反思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可为重构科技的责任伦理提供一种有效的视角。
4. 智能化的哲学反思
智能化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对传统文明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亟需哲学的反思。邬焜教授认为,智能化系统是人的解放者而不是人的压迫者,它不仅解放和重塑了人,解放和重塑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解放和重塑了人自身的本质,当然这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体制。陕西师范大学袁祖社教授则指出,智能化并不必然使人类生活更为“美好”,缺乏价值引导与哲学反思的科技发展智能导致人的异化,因此有必要以批判性的思维审视科技的发展,让科技重归人文。浙江大学潘恩荣教授分析了智能革命对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产生的深刻而全面的冲击,提出需要从“官—产—学—众—研”的视角来理解这场新的社会革命,进而重构社会新秩序的模型。
5. 工程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科学、技术和工程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活动,“能否和已否开拓一个新学科分支”即工程哲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李伯聪教授从研究对象、学科概念、范畴和理论以及学科体制化方面总结了工程哲学的开创与工程研究在社会学领域的新进展,进而指出了从科学技术研究(STS)到工程研究(ES)的趋势与可能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邓波教授总结了关于中国宋代的土木建筑文本《营造法式》研究的“艺术范式”、“技术范式”以及“工程范式”等三种研究传统,提出了以现象学的方法构造一种“活生生”的“工程营造情境范式”。西北工业大学张云龙教授以“工程与社会正义”为核心问题,揭示了现实存在的“政绩工程”对社会正义的损害,指出了工程研究从伦理学走向政治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工程政治学”的研究设想。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云龙)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