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跨学科视角下的中国工业化 ——“改革开放与中国工业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18-06-19
  • 487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了梳理世界产业与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推动新形势下中国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的深入开展,2018年4月14日至15日,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科学出版社历史分社联合筹划的“改革开放与中国工业化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4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跨界交流。

 

一、新时代相聚“鹏城”助力改革开放40年

 

大会开幕式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戴吾三先生主持,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徐政和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研究员分别致辞。

徐政和院士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就深圳作为改革开放40年排头兵的发展历史及重要意义做了简要回顾和展望,并指出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的历史节点选择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会议能够通过跨学科交流的方式,碰撞出新思想、新观点,为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经验贡献智慧。徐院士还一并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办沿革、办学理念、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武力研究员首先就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接着从研讨会召开的时空维度、改革开放与中国工业化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发展等方面谈了此次研讨会在深圳召开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第一,深圳是是改革开放成就最大的一个象征,在南方科技大学举办跨学科交流的盛会,亲身感受深圳的发展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的变化,对于办会本身来说,非常有必要;对于与会专家学者来讲,也能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第二,中国工业化经过改革开放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就,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研究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的关系,尤其研究工业化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而诠释中国道路,形成中国话语体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工业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所以,研究中国工业化的规律,研究中国工业化完成后下一步怎么办,以及如何看待其它国家的经验教训,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科技进步带动中国的高速发展,没有科技的引领,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可能完成。深圳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相对于全国来说,是走在前列的。中国的工业化,需要协同创新,加强经济史、科技史、科技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探索,此次会议,除了在学术上加强交流,也使得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加深友谊,为未来的发展打造更好的平台。

 

二、跨界交流贡献智慧开辟学术研究新天地

 

此次研讨会共有25位与会专家进行了发言交流,其中,13位专家学者围绕经济史、历史等内容进行了发言,12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史、科技与社会等内容进行了发言,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现简要综述如下:

1. 在综合研究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志凯的报告《发展基础研究的经验与教训——1956-1966年的中国科技》,对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背景、目标、任务、意义及各政府部门之间协作机制、管理条例、研究环境、人力资源、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等内容进行了详尽分析,指出这一时期发起的“向科学进军”热潮,一方面促进科研队伍的成长与科研成果展现;另一方面,受“反右”与“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造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诸多教训。

改革开放是中国当代社会取得巨大成就、发生深刻经济与社会变革的转折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研究员的报告《改革开放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塑》,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工业的绩效情况,总结其发展的特点、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发现改革开放对中国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重塑功能。强调了40年后的今天,中国工业化完成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同时指出,这也是召开此次研讨会的意义所在。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秘书长高家明先生做了题为“《中国工业史》编纂诠释工业文化自信”的主题报告,从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入手,强调指出工业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特别就《中国工业史·综合卷》的核心、旗舰、领头羊的地位进行了补充说明。并呼吁和欢迎与会专家参与、指导编纂《中国工业史》,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共建鼓舞人心的文化工程。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戴吾三教授的报告《“中国的工业化与社会变革”探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指出讲授课程意图,通过讲述清末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发生的四次工业化与社会变革,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所涉及的重要因素,从新角度和新资料阐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并就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今后课程的发展走向做了详细汇报。汇报精彩纷呈,对于有授课任务的专家学者来讲,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郑有贵研究员从调研实践和问题意识出发首先提出把产业史、科技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学科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也是把资源配置和人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应该极力推崇的。紧接着他的报告《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化——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冷战格局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争取引进技术的不懈努力;开放初期的工业化双赢;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下的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再工业化下的中国工业化等方面详尽论述了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化的关系。最后指出,四十年来,以市场换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核心技术是换不来的,还必须关注引进资本与利用资本的问题。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历史学系吴滔教授的报告《明清江南市镇中的银匠:从经济史和科技史视角的思考》,从当时市场发育机制、市场交易实态的追踪以及银锭及其碎银两的品质、重量和实际使用情况等方面入手,详细梳理了这一时期“银匠”的生存演化历史。并就未来科技史与经济史的深度融合对推动学术界的发展表达了赞许和期望。

以上报告,展现了中国产业与科技史宏观研究领域里的多维视角与最新成果,为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与深入交流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

2. 在产业史个案研究、区域研究、中外比较研究等方面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潜伟教授的报告《改革开放与宝钢建设》,指出宝钢建设工程是当时中国大陆投资最多、技术最新、难度最大的工程项目,几经波折屡次被叫停。潜伟教授通过对宝钢建设初期(1978年-1985年)的历史回顾,着重对宝钢建设工程的决策过程、组织机构、选址问题、商业谈判、技术攻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详细展示了那段艰辛的历史过程,纪念改革开放壮举四十周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关权教授的报告《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通过对统计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指出机械工业是工业的心脏,它为各种经济活动所需的设备和装置提供保障,没有这些设备和装置无法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品质。中国的机械工业自近代以来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机械工业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特征。同时,机械工业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工业的发展,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肜新春教授在发言中首先就深圳发展为中国发展乃至全球发展有没有带来共享性的借鉴?这个借鉴是什么?从而指出这个问题是可以持续关注和探讨。紧接着他的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业跨越发展的诱因和条件——以工业化的视角》,从中国交通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着手,分别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战略层面、发展理念上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钟坚教授的报告《如何解释中国经济40年快速发展与深圳案例》,指出很多经济学家看不懂中国经济,关键在于没有看到中国经济的特殊性。他认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是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优秀典范。并对深圳未来的发展走向给出了高度的预期。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秀莉副研究员的报告《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工业改组与技术改造》,提出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进行的工业改组;再就是加大力度对当时企业老化设备、技术落后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最后就上海工业基础、工业布局、发展成效、中央与上海的关系等方面提出思考。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周建军副研究员的报告《美国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从产业技术政策到产业组织政策》,讲述了美国从18世纪建国伊始的初级制造业到20世纪的高等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多种产业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就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言,美国政府不仅充当着市场的“修理者”角色,而且充当着市场的“塑造者”角色。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孜正的报告《改革开放中的行业协会:服务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深圳市钟表、黄金珠宝首饰和物联网协会为例》,以个例研究为对象,对行业协会商会如何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研究说明,并且就政府与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在政府积极引导的同时,应该重视行业协会商会的自身建设。

此外,还有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VALERIA ZANIER女士的报告《1950年代中欧贸易关系的创建:西欧中小国家的作用》,就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和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的贸易关系的确立的背景、过程以及其后的影响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详尽论述。

以上报告,充分展现了产业史研究在产业、企业、区域、中外比较等不同维度的研究成果,各具亮点与特色。但是与中国发展曲折、庞大而复杂的工业化进程相比,这些研究成果依然显得薄弱,产业与科技史融合研究“挖潜”前景向好。 进步带动中国的高速发展,没有科技的引领,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可能完成。深圳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相对于全国来说,是走在前列的。中国的工业化,需要协同创新,加强经济史、科技史、科技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探索,此次会议,除了在学术上加强交流,也使得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加深友谊,为未来的发展打造更好的平台。

 

二、跨界交流贡献智慧开辟学术研究新天地

 

此次研讨会共有25位与会专家进行了发言交流,其中,13位专家学者围绕经济史、历史等内容进行了发言,12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史、科技与社会等内容进行了发言,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现简要综述如下:

1. 在综合研究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志凯的报告《发展基础研究的经验与教训——1956-1966年的中国科技》,对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背景、目标、任务、意义及各政府部门之间协作机制、管理条例、研究环境、人力资源、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等内容进行了详尽分析,指出这一时期发起的“向科学进军”热潮,一方面促进科研队伍的成长与科研成果展现;另一方面,受“反右”与“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造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诸多教训。

改革开放是中国当代社会取得巨大成就、发生深刻经济与社会变革的转折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研究员的报告《改革开放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塑》,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工业的绩效情况,总结其发展的特点、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发现改革开放对中国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重塑功能。强调了40年后的今天,中国工业化完成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同时指出,这也是召开此次研讨会的意义所在。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秘书长高家明先生做了题为“《中国工业史》编纂诠释工业文化自信”的主题报告,从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入手,强调指出工业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特别就《中国工业史·综合卷》的核心、旗舰、领头羊的地位进行了补充说明。并呼吁和欢迎与会专家参与、指导编纂《中国工业史》,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共建鼓舞人心的文化工程。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戴吾三教授的报告《“中国的工业化与社会变革”探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指出讲授课程意图,通过讲述清末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发生的四次工业化与社会变革,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所涉及的重要因素,从新角度和新资料阐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并就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今后课程的发展走向做了详细汇报。汇报精彩纷呈,对于有授课任务的专家学者来讲,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郑有贵研究员从调研实践和问题意识出发首先提出把产业史、科技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学科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也是把资源配置和人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应该极力推崇的。紧接着他的报告《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化——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冷战格局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争取引进技术的不懈努力;开放初期的工业化双赢;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下的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再工业化下的中国工业化等方面详尽论述了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化的关系。最后指出,四十年来,以市场换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核心技术是换不来的,还必须关注引进资本与利用资本的问题。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历史学系吴滔教授的报告《明清江南市镇中的银匠:从经济史和科技史视角的思考》,从当时市场发育机制、市场交易实态的追踪以及银锭及其碎银两的品质、重量和实际使用情况等方面入手,详细梳理了这一时期“银匠”的生存演化历史。并就未来科技史与经济史的深度融合对推动学术界的发展表达了赞许和期望。

以上报告,展现了中国产业与科技史宏观研究领域里的多维视角与最新成果,为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与深入交流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

2. 在产业史个案研究、区域研究、中外比较研究等方面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潜伟教授的报告《改革开放与宝钢建设》,指出宝钢建设工程是当时中国大陆投资最多、技术最新、难度最大的工程项目,几经波折屡次被叫停。潜伟教授通过对宝钢建设初期(1978年-1985年)的历史回顾,着重对宝钢建设工程的决策过程、组织机构、选址问题、商业谈判、技术攻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详细展示了那段艰辛的历史过程,纪念改革开放壮举四十周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关权教授的报告《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通过对统计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指出机械工业是工业的心脏,它为各种经济活动所需的设备和装置提供保障,没有这些设备和装置无法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品质。中国的机械工业自近代以来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机械工业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特征。同时,机械工业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工业的发展,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肜新春教授在发言中首先就深圳发展为中国发展乃至全球发展有没有带来共享性的借鉴?这个借鉴是什么?从而指出这个问题是可以持续关注和探讨。紧接着他的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业跨越发展的诱因和条件——以工业化的视角》,从中国交通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着手,分别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战略层面、发展理念上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钟坚教授的报告《如何解释中国经济40年快速发展与深圳案例》,指出很多经济学家看不懂中国经济,关键在于没有看到中国经济的特殊性。他认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是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优秀典范。并对深圳未来的发展走向给出了高度的预期。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秀莉副研究员的报告《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工业改组与技术改造》,提出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进行的工业改组;再就是加大力度对当时企业老化设备、技术落后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最后就上海工业基础、工业布局、发展成效、中央与上海的关系等方面提出思考。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周建军副研究员的报告《美国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从产业技术政策到产业组织政策》,讲述了美国从18世纪建国伊始的初级制造业到20世纪的高等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多种产业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就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言,美国政府不仅充当着市场的“修理者”角色,而且充当着市场的“塑造者”角色。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孜正的报告《改革开放中的行业协会:服务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深圳市钟表、黄金珠宝首饰和物联网协会为例》,以个例研究为对象,对行业协会商会如何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研究说明,并且就政府与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在政府积极引导的同时,应该重视行业协会商会的自身建设。

此外,还有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VALERIA ZANIER女士的报告《1950年代中欧贸易关系的创建:西欧中小国家的作用》,就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和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的贸易关系的确立的背景、过程以及其后的影响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详尽论述。

以上报告,充分展现了产业史研究在产业、企业、区域、中外比较等不同维度的研究成果,各具亮点与特色。但是与中国发展曲折、庞大而复杂的工业化进程相比,这些研究成果依然显得薄弱,产业与科技史融合研究“挖潜”前景向好。 

3. 在科技史研究方面

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冯立昇教授的报告《潘际銮与中国高校焊接专业的创建》,从潘际銮先生的个人经历出发,并根据档案资料、文献资料和口述访谈资料,对潘际銮先生与中国高校焊接专业进行了生动详实的记述,彰显了科技人物史研究的另一番精彩。同时以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的早期科研与教育工作为个例,说明焊接专业作为清华“最年轻”的专业是如何在较短时期内办成了高水平专业,并在新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益东研究员的报告《致毁知识与动车困境:科技危机及其引发的科技革命》,提出“致毁知识”和“动车困境”概念,以“致毁知识”的增长、扩散、应用、治理为研究对象,揭示出当代科学在观念、机制、体制与管理上的重大缺陷,“动车困境”则表明纠正缺陷的难度,据此发现并论证了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挑战是科技危机。最后指出,科技危机引发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如果我国率先发动这场科技革命,创建可持续创新的新科学与新技术,必将引领世界科技与社会的永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烈研究员的报告《继承与突破:从关键技术装备看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大型铸锻件的竞争力来源》,就其中的几个历史关节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大型铸锻件的装备发展,表现出很强的技术继承性,技术路线稳中求变。同时,数十年来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既体现出自主突破核心技术的理念,也反映了中国从未脱离全球技术扩散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的报告《<天工开物>的文化初解读》,从地域差异思想、文明差异思想、名称类型、自然哲学观念、技术思想范畴、技术方式概念、技术审美标准等7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王彦雨副研究员的报告《强人工智能(AI)风险的历史争论及态度反转现象》,系统梳理了历史上关于强人工智能风险的数次争论热潮。在此基础上,对强人工智能风险论争过程中态度反转现象及态度反转现象背后的技术原因进行了详细解读和分析。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黄兴助理研究员的报告《近代电气照明技术的传入与思考》,从电气照明的核心、传入中国的方式;电气照明业的开办方式、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对其他行业的带动及其衍生产品等角度详尽阐述了近代电气照明技术业的发展历程,最后单就效用方面,电气照明技术是进步的象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刘培博士的报告《中国商用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曲折发展与落后原因探析》,对如今制约核电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梳理。刘培博士较为全面的梳理了中国商用后处理技术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的中欧乏燃料贸易及其结果。并就中国商用后处理技术长期徘徊不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李晓岑教授的报告《“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特色科学技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切入点,对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进行了分析。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首先是一个地理学范畴,其次它才是政治经济的范畴。由此指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东方社会具有特殊性,国土改造和环境改造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命运。同时,这也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最大用力方向,是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以上报告,为非科技史背景的与会者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史研究的前沿动态,拓宽了与会者的研究视野和思路。

4. 在工业遗产研究方面

天津大学建筑系徐苏斌教授的报告《中国工业遗产的价值框架思考》,提出“如何看待文化和经济的两个侧面的关系”问题,并在参考经济学对资本认识的分类理论基础上整合了至今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价值的各种碎片化思考,提出了工业遗产可以同时具有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文化资本”。并提出为了保护“文化磁力”应该制定相应的文化政策。

景德镇陶瓷大学郑乃章教授的报告《我国陶瓷业遗产的现状与思考》,通过对我国陶瓷非遗项目数量和分布的深度分析,和对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讨论,最后认为,我国陶瓷业遗产内容相当丰富,整理和开发的价值颇高,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是科技史研究的重大课题。 

内蒙古师范大学段海龙副教授的报告《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工业史与工业遗产方面的初步探索》,就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科研传统和科研资源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图片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最后就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亟待解决的事项与大会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

以上报告,探讨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中关于遗产价值辨识与保护的关键性问题,集中展示了各自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思考。

 

三、拓疆扩土,共谋发展敢为天下先

 

科学出版社《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编辑部主任李春伶通过对“产业与科技史”融合研究的发起渊源、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的回顾和展望,总结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性以及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学科互鉴、知识互补,继续探讨、扎实研究是推动这一新的学术方向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郑有贵研究员从时空维度对研讨会历史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此次研讨会的几个特点:第一,两个“关键词”:“拓疆扩土”和 “春播”。第二,三个“大”:大跨界、大融合、大碰撞。第三,两个“还”:还原历史,还原现实。第四,五个“新”:新视角、新逻辑、新研究范式、新的学术增长点和新的选题。并就深圳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以及成熟完善的行业协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为科技史、经济史交融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做了阐述。

潜伟教授通过对报告总结分析,谈了几点看法:第一,汇报内容涉猎广泛,有哲学、伦理、长历史时段的梳理,有具体的行业案例,还有工业遗产,古代文化,科技史人物研究等等;第二,研讨会效果明显,与会专家达成一致观点,即新时代的创新,离不开科技与经济的交融,这是历史发展大趋势。第三,从报告的缺憾来看,一是部分专家学者只关注到了工业化而没聚焦到改革开放;二是发言内容不够精炼,超时现象频频发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副主编王大明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首先对跨学科交流的必要性表示赞同,并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其次,代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就跨学科交流表示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最后,根据发展需求,可以适时联合业界各个学科组织专题研究,为跨学科交流提供平台。

 

四、结  语

 

此次跨学科学术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均表示受益匪浅,并且因为大跨界、大融合、大碰撞而产生的一些新的视角、新的逻辑、新的研究范式、新的学术增长点和新的选题研究方向等等,也让各个学科背景的学界同仁们感到事业不老、学术常青,而且可以抓住时机大展宏图。有了这样的跨界发展研究基础和平台,对于各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来讲,最明显的收获是,学术视野更加宽阔,研究视角更加多样,研究方法更加灵活,随着科技史与经济史等学科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必将会出现更新的、更广泛的学科热点和增长点。机会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对于专家学者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要扎实基本功,能游走于各学科之间而不深陷其中,另一方面,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这样一来,跨界交流,共谋发展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就显得越发紧迫和有必要。

(张林鹏 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