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第十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第六届传统工艺论坛和 第二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18-06-04
  • 325
第十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第六届传统工艺论坛和第二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4月20—22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四大发明、少数民族科技史、传统工艺、科技考古与气象史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的王泽山院士报告了有关黑火药的新认识,提出因为火药首先运用了化学能,以很少的量产生巨大能量,不同于青铜器时代的物理力,因此认为黑火药的发明开启了热兵器的新纪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黄兴博士通过实验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古代指南针技术开展了实证研究,对指南针的演变提出新的认识,并对磁性知识的产生、应用及相关的文化礼俗做了探讨。河南科技大学刘鸿亮教授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鸦片战时期中英对垒的枪炮武器的具体案例来说明东西方火药武器的具体差距,以中国古、近代的战争史实为立足点,详细梳理了中国火药的发明及其世界军事影响的始末,探讨了中西火药武器辉煌与沉沦的一些技术和社会原因。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达尔文·尼夏先生对藏文文献《实用工艺宝箧》中涉及藏纸造纸加工秘诀的部分进行了翻译和解读,对藏纸制造技艺及其工艺理论、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内蒙古师范大学咏梅教授采用文献、实物观测和传承人口述及实践记录等方法,梳理了蒙古文木刻印刷技术的材料选取与加工、誊写、雕刻、制墨、印刷等技术,全面记录和展现了蒙古文木刻印刷技艺的魅力。武汉纺织大学李强基于纺织技术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古代造纸工艺、印刷工艺中的纺织技术根源,认为中国古代纺织技术成就了中国古代造纸工艺和印刷工艺,并提出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理解为三大发明体系(即:纺织术工艺、航海术工艺、热兵器术工艺)的新思路。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王坚通过查阅文献和访谈,对山西近代实业家和化工专家曹焕文及其火药史研究进行了细致阐述,认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以丹药学为基础的火药史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最早是从曹焕文开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訾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对清代不同规格陶活字进行三维扫描、建立数字模型等,重新焙烧制作出新的陶活字,并建立陶活字数字档案,实现对原始活字信息的长久保存和利用,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巧妙结合。
 
二、少数民族科技史和地方科技史
 
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通过研究花山岩画中不同类型的铜鼓的花纹,探讨了西南古代铜鼓的演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劲松研究员以鄂尔多斯等处所见的油坊为例,提炼出榨油技术的北上,认为“走西口”移民活动,改变了内蒙地区的经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此推断农耕文明曾向游牧文明渗透。北京联合大学武家璧从文献记载、实际作用、分布范围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古羌族碉楼建筑技术。西北民族大学格日吉通过查阅文献并运用数学模型,探讨了藏族著名桥梁建筑师汤东杰波的铁索桥设计上的科技特点及建桥分布区域。台湾学者刘昭民先生以明末清初间文献为基础,叙述了台湾少数民族(原住民)淘金的情形。清华大学刘兵教授追溯了壮族医学理论体系中 “三道两路” 概念的建构过程,分析、讨论了壮医研究者提炼、总结和确立“三道两路”学说的策略,探讨了理论成形的方式,认为壮医知识系统的确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郭刚对中医象思维的认知路向与价值取向义蕴进行考察,从太极图的解读、以阴阳认识宇宙自然、人体、药性、性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培峰博士以古代文献和前人研究为基础,探析中国古代煤炼铁技术,通过对炼铁工艺原理、燃料性能与鼓风设备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坩埚炼铁是中国古代实现用煤炼铁最为可行的方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肖雷波副教授,以哈伍德人类主义解释与皮克林后人类主义解释为切入点,探讨了科学视角下的两种科学史学之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乔成全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考证,梳理了鸦片战争时期靖远炮台的修建背景、过程,并探讨了靖远炮台的形制。云南农业大学王羽坚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傈僳族在不同时期采用的三种不同材质的溜索进行抗拉强度的实验和分析,展示了傈僳族在不同时期溜索的发展脉络。云南农业大学王儒雅以怒江州实验小学为例,对傈僳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开调查,认为该校开设的傈僳族传统文化课程对于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提升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具有特定功能。云南农业大学张鹏琦从境外替代种植切入,分析了我国开展境外替代种植的背景,对我国开展境外替代种植的必要性紧迫性进行了论述;继而根据替代种植每个阶段不同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境外替代种植在云南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为替代种植在云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云南农业大学田雁冰根据相关文献,对傣族驯养象和牛的渊源、方式以及与稻作农耕作技术发展作了详细论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乔洪波通过查阅文献和访谈,详细介绍了雷山县苗族传统银饰锻制技艺。
 
三、传统工艺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王汉卿教授认为,“苏州片”是我国传统失蜡铸造的代表性工艺,其蜡料配方独特、制范技艺考究、制作过程精细缜密,并通过与苏州艺人的合作,成功复原了“苏州片” 仿古铜器工艺,揭示了其科学内涵。北京科技大学韦丹凤和贵州师范大学韦丹芳教授,基于对红水河流域铜鼓及铜鼓文化嬗变的探析,认为铜鼓文化的兴衰与红水河流域村落发展关系密切,铜鼓文化的复兴推动了村庄凝聚力的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卫民教授基于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整理口述史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将整理的基本方法为删、并、改、补、精、顺“六字真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朱琴副教授从日本的“文化财”、“人间国宝”,以及日本对本国传统工艺的补助等角度,介绍了日本传统工艺的振兴政策,开拓了传统工艺研究的新视角。云南农业大学曹茂副教授以文献为基础,梳理了四川会理绿陶的历史沿革,以及传承谱系,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详细介绍了会理绿陶及其制作工艺流程。内蒙古师范大学刘童、杜京芳通过采访蒙古族传统手工马鞭子技艺的传承人和传统烟荷包制作人,详细记录了蒙古族马鞭、烟荷包的制作工艺,为了解象征蒙古族文化的烟荷包和马鞭制作技艺提供指导,加深了对蒙古族马鞭子和烟荷包这一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的认识。内蒙古师范大学刘婷坤通过访问传承人齐田仓,对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制作技艺进行了详实记录,并对这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反思和建议。西北大学王乃慧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对湘西苗族自治州石栏镇磨子村的苗族苞谷烧酒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整理,还原了苗族家庭米酒的制作流程,指出草药入曲在少数民族酒文化乃至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邹天娇通过对金陵金箔锻制技艺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金陵金箔技艺的制作特点,并与日本金箔锻制技艺进行对比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林丹通过查阅文献、访谈等方法,对绍兴地区乌毡帽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乌毡帽这一传统制作工艺在现今的传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广西民族大学邬佳颖通过调查方城石猴的制作渊源与制作工艺,提出方城石猴目前面临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问题,并倡导在中国当下大力“振兴传统工艺”背景下,方城石猴可以在工艺、材料、造型、审美、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发展与保护。云南农业大学薛琦琦,从科技史角度,梳理金平县苗族麻纺织历史、现状及工艺流程,对比分析苗族麻纺织工艺和其他民族麻纺织工艺的差别,从纵向和横向分析金平苗族麻纺织工艺的基本特点和应用价值,探讨了苗族麻纺织工艺保护和传承发展的新思路。内蒙古师范大学张金滨以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未婚女性传统服装工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将锡泥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未婚女性传统服装制作技艺放到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未婚女性传统服装,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其技艺的文化内涵,指出传统服饰技艺对于现代生活的深刻意义。南京博物院陈红利结合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购买棕刷难的困境为研究缘起,对棕刷的制作工艺及特点、技艺传承等所面临的困境展开讨论与思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倩以南京市为例,对江苏省如何振兴传统工艺展开探讨,认为南京市传统工艺的振兴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越以振兴传统工艺为出发点,以纺织工艺为科普内容,开发了两类微型平纹织机和斜纹织机。展品在保存和提炼传统织机的基本核心结构、机械原理和织造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调研和改进,已成功应用于博物馆和科普场馆相应的科普活动。
 
四、科技考古与气象科技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钰轩博士采用残留物分析法,在人体骨盆残留的衣物中检测出了丝蛋白,从而证明人类可能在8500年前人类就开始有意识的使用蚕丝,并极有可能将其织造成衣物,这一成果将中国丝绸出现的考古学证据提前了近350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郭瑞通过XRF、SEM-EDS、金相组织观察等多种科技手段,对西安市4座西周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与早期相比,西周晚期青铜制作工艺粗糙,西周时期由早至晚青铜制造由规律性向多样性变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以上古时代氐羌民族青铜器铜铸造技术的演变为介质,探讨北方民族在寒冷气候影响下不断向南迁徙的历史,以及气候变化与华夏文明形成的关系,认为气候是影响人类文明的首要因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挺博士对清钦天监观象台上是否存在测雨台进行了考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认为南怀仁《灵台仪象志·图》所绘观象台台顶东侧的覆斗形建筑物并非观象人员观测天象的场所,很可能是测雨台;覆斗形建筑物中间的“圆穴”可能是为安置测雨器而设置的,或者本身就是测雨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李维宝教授指出,彝族先民对十八月历并非独自创造,只是继承而已,并将植根于中国阴阳五行中的十月历(阴阳五行历)与十八月历,用简单的数学式表达表达出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相婷婷通过梳理《山海经》神话中的气象信息,将《山海经》中记录的气候特征与自然代用指标反映的气候变化进行对比验证,为研究先秦时期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本次会议闭幕式由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褚锡斌教授主持,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李晓岑教授做总结陈辞。褚锡斌教授认为,研究科技史,应当突破科技上的成就,对其科学原理进行解读,不要做成民族学、人类学,尤其是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否则会丢失学科属性。万辅彬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报告成果,尤其是对青年学子的成果,并希望青年学者担起少数民族科技史与传统工艺研究的重担,潜心科研。李晓岑教授指出,本次会议对一些学术难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产生了一些颠覆国内传统观念的新亮点,展现了我国科技史研究的最新动态,同时提出要用新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科技史,使这个领域开出更多的花朵,结出更多的果实。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