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第三届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18-10-15
  • 879

   2018年10月13-1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中国科学院大学历史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系、《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科学文化评论》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人文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大会开幕式由专委会秘书、国科大历史系苏湛副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国科大人文学院联合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增一教授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词,并介绍了人文学院的历史沿革与学科发展现状;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科大历史系主任袁江洋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介绍了本次学术会议发起的目的和宗旨;联合主办方《自然辩证法通讯》主编胡志强教授介绍了《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的办刊宗旨,表示刊物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西方科学史研究的重视;国科大科学技术史系主任王扬宗教授代表国科大科学技术史系向各位与会专家与学生致以问候和感谢;科学文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刘兵教授回忆了在人文学院读书时的岁月,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开幕式结束后,郝刘祥教授做了题为“不确定性原理的诠释问题”的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共分五个分会场。“科学思想史”分会场共有10场报告,研究时段纵贯古希腊与20世纪,研究主题横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数学史方面,张东林博士澄清了希腊几何作图的意义及其变迁史;西安石油大学江南博士梳理了近代以来自相似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西北大学穆蕊萍博士则探讨了汤姆森对球调和函数的研究与应用。物理学史方面,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樊小龙博士以微粒论的视角为牛顿环和光的“阵发”理论提出了新的理解和评价;华南理工大学罗栋博士展示了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波研究的范式和共同体的演变进程;山西大学王晓勇副教授从实验者的角度重构了奥斯特实验的假说与实验过程;国科大苏湛副教授则从计算模型的视角分析了汤姆森和麦克斯韦的电学研究。化学史方面,北京科技大学晋世翔博士将近代实验科学的起源追溯到了中世纪炼金术中的“技艺”概念;国科大袁江洋教授指出曾经存在过一个指向科学向度的化学史研究传统,并呼吁沿着这一传统重新理解化学的学科思维模式和现代化学的产生。此外,清华大学王哲然博士通过对中世纪寓意解读法的分析打开了理解科学与基督教关系的新进路。

        在“科学社会史”分会场中,既有对国别史的研究,也有对文明交往史的思考,既有对科学机构的历史梳理,也有对科学事件的细致探究。北京大学王骏教授梳理了美国史密森学会的早期历史,认为该学会是从长时段理解美国科学发展脉络和科学文化核心要素的极佳切入点。国防科技大学郭子俊博士则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发展历程,认为其经验值得我国科研事业加以借鉴。国科大陈功东博士依靠引文分析还原了20世纪中叶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两个化学学派之间的竞争。南开大学吴宇伦同学探讨了轧棉机技术的进步与美国棉花产业兴盛之间的关系,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梁波研究员回顾了蒙古西征过程中东西方科学技术成果的双向传播过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科技大量传入中国,中国从此融入了世界科学现代化的洪流中。因此,会议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移植”定为第三分会场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天津大学陈印政博士考察了X光机在中国的传播史,并反思了其与中国传统价值体系和中国社会思想启蒙之间的关系,中国科技大学王默博士以傅兰雅译著《电学》为例探究了清末电磁学引入中国的情况,四川大学王钊博士则介绍了英国博物学家苏柯仁在华的自然考察和著述。最后,江南大学连冬花副教授探讨了“科玄论战”的特点、原因以及对当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

第四分会场的主题为“博物学与生命科学史”。清华大学蒋澈博士和北京大学杨舒娅博士基于古典文本,分别辨析了普林尼《自然志》与enkyklios paideia(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塞奥弗拉斯特对植物的“部分”的研究。四川大学姜虹博士和清华大学刘红晋博士分别介绍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女性与鸟类博物学的多重互动,以及1870-1910年代保罗·曼特伽扎和凯瑟琳·布莱克福德的图片相面术,并揭示了性别意识形态和种族主义在科学技术的运行背后起到的作用。厦门大学李猛副教授和西北大学杨莎博士则分别回顾了1834-1838年赫歇尔在好望角的博物学实作和利伯蒂·贝利将博物学引入美国自然课程的努力,向人们展现了实践中的博物学的不同面貌。

        最后一个分会场以“科学文化与科学史理论”为主题。对科学文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科学传播问题上。国科大陈思睿同学认为,作为流行文化的侦探小说往往关注科学话题并蕴含理性思维方式,因而可以成为科学传播的新媒介。清华大学岳丽媛博士则通过对国内科学传播专业的学位论文进行定量分析,认为在我国科学传播研究领域,也存在类似传播学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二元框架。对科学史理论的探讨,则呈现出多样特征。清华大学刘胜利副教授将科学思想史学派的工作总结为世界图景从Cosmos向Universe再向Chaosmos的转变,中国科技大学任安波博士回顾了汤浅现象在中国从“现象”变为“规律”的过程,南开大学王杰升博士则提出以理想化思维的方法推进历史学的科学化。

        在分会场会议结束之后,苏湛副教授和柯遵科副教授分别对各个分会场的报告进行总结。袁江洋教授做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的初衷是让全国的西方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研究者汇聚一堂,尤其是要为青年学者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本次会议的报告者以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为主,报告数量多、质量高,充分显示了我国西方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研究领域充足的后备力量。他还表示,专委会将动员各方面力量,使学术研讨会常态化,同时邀请多家学术期刊协同参与,共同搭建国内西方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研究的新平台。

 

(佟艺辰、徐雅纯、王帅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