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科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第四届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论坛综述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19-08-07
  • 1737

2019年6月29日-30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思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历史学系承办的“科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第四届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论坛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思想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机构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人参与了本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思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国科大历史学系主任袁江洋教授主持。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国科大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吴彤教授分别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向本次会议的召开致以祝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立教授代表东道主向全体参会代表致欢迎辞。清华大学刘钝教授回顾了国际科学史学会和科学哲学学会的历史,认为本次大会的召开恰好为中国的科学史研究和科学哲学研究搭建了重要的沟通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清华大学刘兵教授、中国科普研究所郑念研究员、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任定成教授、国科大科学技术史系张藜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钮卫星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潜伟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杨怀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陈悦教授、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侯俊琳社长、金城出版社潘涛总编辑分别致辞。

开幕式后,中国国家博物馆王春法馆长和中国科学院曹效业研究员做大会主题报告。王春法馆长以“关于文化自信与博物馆的使命”为题,从文化理论的高度阐明了科学文化在树立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中的作用,呼吁博物馆成为弘扬科学文化的新平台。曹效业研究员则回顾了中国科学文化研究发轫和《科学文化评论》创刊的历史,重申了“将人文融入科学”的主张。

本次论坛以“科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主题,共设“科学文化与科学哲学”、“文明互动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科学思想史”三个主题会场,每个主题会场下设三个分会场,共9个分会场34场学术报告,可谓异彩纷呈。

 

“科学文化与科学哲学”主题会场

 

“科学文化与科学哲学”主题会场的第一分会场的四场报告聚焦于“科学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讨论了人工智能道德体应该如何构建以及当前机器人技术的局限等,并认为在未来人机交互融合将会越来越深入。国科大袁江洋教授以人类思想汇聚与整合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科学文化的起源。山东大学马佰莲教授以丰富的案例讨论了科学文化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张力。北京化工大学高洁副教授讨论了科学文化在不同历史时代的特征,并以此来思考当代科技革命中科学文化的地位问题。

第二分会场则将视线落在“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上。武汉理工大学杨怀中教授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创新发展要把握住历史性机遇,推进中国与世界科技文化的深度互动和经验互鉴。大连理工大学陈悦教授阐释了钱学森“技术科学”的本质,并借此探讨了建设科技强国的逻辑依据。清华大学刘立教授探索性地提出了“国家科学文化素质”的概念,提出了“国家科学文化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清华大学徐源博士则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探讨了科学文化的地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第三分会场则具有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华东师范大学朱晶副教授认为科学的社会文化维度影响着今天的科学合作中科学家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集体知识的形成。华北科技学院薛永红副教授提供了一种机器能够具有认识功能的哲学可能性,得出机器认识论本质上是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国科大王帅翔同学对突现和下向因果进行了具体的概念辨析,并区分了强下向因果和弱下向因果的区别。

 

“文明互动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主题会场

 

第一分会场四个报告的焦点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互动。北京大学王骏教授追溯了中国第一批留学欧美的归国留学生改造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努力,进而讨论了科学在中国现代文化形成的进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河南科技大学刘鸿亮教授深入分析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展示了历史细节中的东西方文化冲突。国科大苏湛副教授论证了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认为真正的文化自信是要创造顺应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文化。北京化工大学刘大胜博士以独特的视角讨论了数学思维在陈寅恪史学理论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并认为陈寅恪误把以史料考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史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与西方的逻辑推导方法相混淆,这一观点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分会场的三个报告都是典型的考据工作,但并不仅仅止步于考据,而是通过详尽的考据,为相关的文化史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严谨地考证了“几何”一词与“geometry”的关系,指出译者在创造“几何”等词汇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赵栓林博士根据原始史料考证出了梅文鼎《方程论》最早刻本问世的时间。滨州学院郭建福博士介绍了登州文会馆早期的物理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情况,指出当时在华传播的西方科学知识与欧洲科学前沿进展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

第三分会场所关注的则是科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章梅芳副教授展示了民国时期机械身体观逐渐取代中国传统身体观的历程,论述了西方医学传入和大众媒体话语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天津大学陈印政博士梳理了民国早期科学文化在大学的传播史,认为五四运动前后归国学生等传播的科学知识、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成为当时科学文化变革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陈正洪副研究员则概要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概念、理论和中外发展历史,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反思了其可能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内蒙古师范大学王哲博士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药推广案例,论证了地方性知识环境下身份认同对于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性,指出科普最后一公里的解决需要满足公众需求。

 

“科学思想史”主题会场

 

本主题会场的前两个分会场均以学科史案例研究为主。在第一分会场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钮卫星教授介绍了温伯格著作中的讨论科学、宗教和哲学中的一些观点,呈现出温伯格是一个物理帝国主义者。清华大学刘红晋博士质疑了达尔文的理论中是否有一种一以贯之的观点和立场,并分析了达尔文的假说演绎方法论。上海交通大学吕鹏博士解读并讨论了婆什迦罗《阿叶波多历算书注释》中所蕴涵的天文学思想以及希腊天文学知识在印度的吸收和改良。上海交通大学潘钺博士指出中世纪伊斯兰学者比鲁尼多次运用古希腊思想体系,对印度宇宙论提出了批判,并以此显示比鲁尼对印度文化的优越性心态。

在第二分会场中,上海交通大学曹婧博博士讨论了约翰·迪伊的《数学序言》及其学术思想对当时英国社会和科学发展的积极影响。国科大佟艺辰博士以十八世纪法国亲和力化学中的“关系”概念为线索,讨论了“关系”和“亲和力”的概念流变。国科大徐雅纯同学通过对道尔顿在1805年前部分实验及论文的梳理,认为道尔顿受贝托莱-普鲁斯特之争的影响,迟至1805年才建立起原子论。上海交通大学田春芝博士讨论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形成与演变,总结了吴文俊数学史观对中国数学史研究的贡献。

第三分会场则更多地从科学编史学的视角切入科学思想史。内蒙古师范大学侯嘉励博士以政治思想史的施特劳斯学派和剑桥学派为理论资源,对跨文化背景的科学思想史研究做出了自己的思考。清华大学蒋澈博士则介绍了“概念史”研究的德国起源和德国经验,概述了“概念史”回应社会史挑战和在跨学科、跨文化研究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安波副研究员从原著出发,澄清了丹皮尔的“科学中心”概念,并指出了丹皮尔心目中科学中心转移的几个重要条件。国科大王洋同学介绍了杰出的科学记者兼科学史家J. G. Crowther的生平和科学思想。

闭幕式由刘立教授主持,北京理工大学薛少华博士、贵州商学院潘军博士、国科大苏湛副教授、中国气象局陈正洪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安波副研究员分别进行了小组汇报。袁江洋教授呼吁学界重视科学文化的理性特质,以科学文化启动中国文化的“再启蒙”进程。袁江洋教授指出,作为科学文化研究的核心部分之一,科学思想史研究,尤其是西方科学思想史研究要深入到学科智力架构的层面,这无疑需要科学史研究和科学哲学研究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会议最终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佟艺辰)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