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第八届亚太科学哲学大会综述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19-09-30
  • 1110

       亚太科学哲学大会(Asia-Pacific Conference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目的在于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科学哲学研究者提供深入研讨和交流的学术平台。大会的前身是2011年2月份由日本京都大学的伊势田哲治(Tetsuji Iseda)组织的“日、韩科学哲学工作坊” (The Japan-Korea Workshop on Philosophy of Science)。参加该工作坊的日、韩学者们一致认为,定期举办深入交流的学术平台对促进东亚地区科学哲学的发展会大有裨益,并于2011年7月在韩国的汉阳大学举行了“第一届东亚科学哲学工作坊” (The First East Asia Philosophy of Science Workshop)。“第二届东亚科学哲学工作坊”(The Second East Asia Philosophy of Science Workshop)于2012年11月在日本的宫崎市举行。第三届由于规模有所扩大而改名为“第三届东亚科学哲学大会”(The Third East Asia Conference o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于2013年10月在中国台湾新竹市的清华大学举行。第四届因有马来西亚的学者参加,会议名称改为“第四节东亚和东南亚科学哲学大会”(The Fourth East Asia & Southeast Asia Conference o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于2014年11月在马来西亚的国民大学举行。第五届再改名为“第五届东亚和太平洋科学哲学大会”(The Fifth East-Asian and Pacific Conference on Philosophy of Science),于2015年8月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举行。第六届又改名为“第六届亚太科学哲学大会”(The Six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Philosophy of Science),于2016年9月在日本京都大学举行。清华大学的王巍和复旦大学的黄翔参加了这届大会,这是大陆学者首次参加大会,从此以后每届大会均有大陆学者参与。第七届亚太科学哲学大会于2017年12月在中国台湾的中正大学举行。本次第八届大会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与逻辑系承办,于2019年6月29至30日在复旦大学光华西楼举行。这也是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办。


       这次大会共有28场报告,每场报告及讨论历时40分钟。报告的内容广泛地涉及了一般科学哲学和各学科哲学的当代焦点问题。在一般科学哲学方面,伊势田哲治将Derek Parfit提出的过程性性质的概念形式化和一般化,来避免二元划分的概念工具在一些科学研究领域中所引起的简单化和含混化的后果。复旦大学的刘闯探讨了“as if”从句所引入的模型并不总是为真,建立在其上的说明如何能够具有说明力?通过梳理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不同进路,展示了科学模型的一系列重要的本体论特征。清华大学的王巍对操纵主义说明与依赖于科学定律的统一说明之间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并坚持以多元化的立场来看待这两种科学说明理论。复旦大学的吴东颖探讨了传递关系的深层原则,他指出被广为接受的部分论支配原则(Mereological Dominance)难以处理以辛普森悖论为出发点的反例,因而需要被修正。深圳大学的胡浩探讨了Colin Howson近期对概率主义的正确原则的批评,指出概率主义可以对真语句采取与Howson所理解的不同方式予以赋值,从而坚持了以正确原则为概率主义辩护的研究进路。华南师范大学的Adam Marushak探讨了建立在贝叶斯概率上的形式知识论的局限性,论证形式知识论难以充分地刻画认知主体持有信念的理由。同济大学的Bo R. Meinertsen批评了被D.M. Armstrong等形而上学学者所坚持的析取性质,他指出这些析取性质其实都可以被还原为更为基础的原子性质。上海财经大学的张孟雯论证并不是所有的倾向性质都具有因果效力,但本质性的倾向性质的确拥有因果效力。南京大学的Andrea Strollo论证无论从历史、语言还是从经验次决定的层面上,先验形而上学在当代科学哲学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台湾中正大学的陈立昇在分析了张夏硕(Hasok Chang)提出的进步融贯论对建设科学实践哲学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仍然无法摆脱工具理性局限,并提出以更为完善的合理性理论来修缮进步融贯论。韩国延世大学的Jeongmin Lee认为结构实在论模糊了数学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差异,数学结构难以表达其中所有重要的物理原则。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国家研究所的Seungbae Park质疑反实在论立场中的悲观命题,如果我们无法预测当今理论在何时可被替代,那么悲观命题就难以影响科学家们的知识论实践。日本高崎经济大学的工藤怜之(Satoshi Kudo)指出,科学实在论的辩护如果回到先验论证的论证策略中,将会获得更为有利的辩护论据。


       大会报告对各类学科的哲学问题的涉及面也相当广泛。对于物理学哲学,香港教育大学的陈文豪论证无论在单宇宙还是多重宇宙的理论中,宇宙有起点因而是有限的论断都是更为合理的论断。山西大学的高山试图给波函数一个新的本体论解释,以粒子在三维空间中随机不连续状态而不是传统的场论为出发点。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的Shahidan Radiman探讨了使用“前几何”(pregeometry)概念来联系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可能性。在生物学哲学方面,日本京都大学的大塚淳(Jun Otsuka)使用对称性概念分析了迈尔的种群遗传学概念和道金斯的以基因为中心的遗传之间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北京大学的陆俏颖探讨了表现型层面和分子层面对遗传率研究的分歧以及消解该分歧的方法。韩国明吉大学的Jinkwon Jun探讨了亲缘选择与性状群体选择之间的本体论差异。同济大学的方卫论证生物系统中存在着多重可实现的功能,而且此处所采用的多重可实现的概念是一个比心灵哲学中所使用的更为严格概念。在认知科学哲学方面,复旦大学的Malcolm Forster对知觉中的预测编码过程进行了剖析,预测编码是当前具身认知进路中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韩国江原国立大学的Young E. Rhee讨论了为什么神经现象学研究无法解决意识这个心灵哲学中的经典问题。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郑婕凌梳理了当代学者关于心理学说明是否具有独立于神经科学说明的自主性的争论,论证相关争论应以心理学说明是否能够提供探测认知系统中因果结构的方法为出发点。中山大学的Billy Wheeler探讨了计算机在建模过程中所给出的虚拟世界中的因果特征,该因果特征与物理世界的因果特征存在着许多引人深思形而上学和本体论问题。在社会科学哲学方面,南开大学的Francesco Di Iorio指出方法论个人主义不应如大多数学者以为的那样简单地以还原主义来理解,我们需要更为广义的理解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方式。另外,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的Mohd Yuso Hj Othman使用宏观科学史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中世纪伊斯兰科学知识以及知识教育的历史演化过程的基本特征,对比了与西方科学发展的不同之处。台湾阳明大学的严如玉对比了STS对生命医学研究领域所进行的量化和质化研究,探讨了这两种研究方式各自的特征以及如何利用两者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案例研究。台湾阳明大学的Jonathon Hricko通过对戴维的电化学实践如何成为近代化学典型样本的历史过程进行个案研究,展示典型样本的概念如何为我们理解科学实践提供了有用的说明工具。


       不难看出,这次大会无论在学术质量方面,还是在促进各地区学者相互交流方面都是相当成功的。大会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亚洲地区科学哲学最为前沿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凸显了该地区年轻新锐们的研究能力与潜力。这次大会中的太平洋地区参会者并不多,这无疑是大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提高的地方。大会在结束之前进行了事务讨论,最后初定下届大会将在2021年由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举办,如有困难则转由韩国科学哲学协会举办。                                                                                                                                             



(黄翔、姚小琴、晏纯、田原昊)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