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第七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综述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19-11-15
  • 702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研究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研究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科技与经济社会史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共同发起,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市科学技术史学会承办,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遗产》杂志给予大力支持的第七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于2019年8月15日-17日,在苏州市会议中心召开。(图1)

 

图1  第七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会场

本次论坛围绕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史与农业遗产、纺织史与纺织遗产、工业史与工业遗产、科技考古与博物馆、其他技术史六个方面主题进行了广泛研讨。

 

一、论坛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组委会特别邀请了8位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4个报告围绕传统工艺原理、保护、振兴措施展开,2个报告突出了农业史研究新方向,1个报告展示了科技考古方向的最新进展,1个报告从国际视野关注学科的发展。

8月16日上午进行了6场论坛主旨报告。苏州丝绸博物馆钱小萍的报告《从理论-实践,揭开古代织锦技艺的奥秘》基于她60余年对丝绸事业的经验,通过对丝绸文物的复制和相关织物组织图分析,探索古代织锦技艺的奥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华觉明《保护-传承-创新-经略-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承续和发展》由黄兴代为报告,通过对中国手工艺的存在和现代价值的肯定,指出手工艺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可以解决传统工艺传承问题,并引申出传统工艺振兴和学科建设的前沿性和实际性。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罗桂环的报告《中国古代对葛的开发利用》从植物角度、食物角度和价值角度分析了葛在开发利用中的现状和局限性。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的王荣耕报告了他和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关于《邯郸西炉上冶铁遗址初步考察研究煤炼铁的最新发现》,基于西炉上遗址中硫元素含量高,钾元素含量低的分析,结合采集到样品电镜照片,得出该遗址是国内唯一证据充分、年代明确的高炉冶炼生铁遗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报告了《中国金属工艺遗产振兴措施研究》,基于全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属类名录项目的调研,以发展前景为标准,将其划分为文化记忆类、发展前景不大和创新、振兴有潜力类别,结合田野调查,为金属工艺保护和振兴提出科学方法和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张柏春的报告《李约瑟对中国机械史跨文化研究》从知识的传播角度,推测中外科技可能的传播路径,追溯知识的起源,强调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运用宏观叙事与微观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撰写并解释跨文化“联系的历史”。

8月17日上午进行了2场论坛主旨报告。上海博物馆谭德睿的报告《中国传统铜器表面富锡工艺的挖掘-兼谈传统工艺的保护》基于对春秋至明代铜器的挖掘、研究和复原,探讨了三种表面的富锡工艺,指出富锡技术耐腐蚀、白亮的特点在现代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呼吁学界关注这类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中国农业博物馆曹幸穗《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传统品种与耕作技术》的报告,从农业遗产的概念、价值认同、活态保护入手,指出农业文化遗产都拥有“核心技术内容”,该部分应予以特别保护和传承,不可人为改变。

 

二、分组论坛报告

 

本届论坛设置了6个分会场,共82个报告,内容涉及传统工艺、农业史、纺织史、工业史、科技考古、医学史、海洋史、金属史、机械史、文化遗产等方向。

1.传统工艺与非遗新进展

清华大学冯立昇基于清华机械史发展的梳理,在学术传承与研究上进行了一系列复原、数字化、模拟实验等工作,带领学者回顾了清华大学的机械史研究。东南大学长北总结了自己传统工艺工作经历,阐述了一名合格科技史研究者应当具备的技能以及在科研中可规避的教训。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万俐和冯向伟从非遗传统技艺入手,探讨了文物修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苏州大学王伟群以STEM教育方法为主,结合国画颜料制作工艺,讨论该教育方法的作用和影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王汉卿以中国传统失蜡铸造工艺为例,探讨了“苏州片”失蜡铸造法在高校保护传承的路径和优势。广西民族大学汪常明阐述广西宾阳下窑村传统制陶工艺的特点,并从民俗和经济角度探讨技艺生存现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李劲松从非遗教育入手,分析了传统技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非遗传播中的定位和作用。山西大学的杨阳从声学角度梳理了神庙戏台的技术演进,列举因声学研究缺失,部分古戏台存在保护性破坏的情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培峰基于加州学派“大分流”理论,从技术角度分析中国冶铁重心转移的原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挺以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缘起为例,指出我们研究传统工艺历史时,必须注意传统工艺文献的演变过程。复旦大学的赵汝轩对瑞香科植物造纸性能进行研究,对该系植物用于造纸进行了现状分析和展望。山西大学武晓媛探讨了晚清政府振兴手工艺策略,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工艺如何应对工业化。南京农业大学杨琼以南京金陵刻经处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契机和路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朱珠论述了现代文化生态中可借助影像传播,使非遗得到全面立体传播。广西民族大学陈凤梅对香囊渡河公与“麽乜”制作技艺的异同比较,讨论了该技艺文化和艺术特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倩对南京传统工艺已经实施措施进行梳理,提出传统工艺保护路径的见解。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丁帅基于正镶白旗地区蒙古文木刻板印刷技术的调研,厘清该项工艺对蒙古文化的影响。广西民族大学的李瀛昱通过对广西富川县百柱庙建筑型制分析,讨论了庙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

2.农业史与农业遗产新发现

苏州科技大学雍振华从聚落释义着手,探讨了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化区系特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韩玉芬以菱湖鱼病工作站为例,阐述了现代科学解决了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天津大学陈印政通过栾城县田野调查,揭示科技在华北棉田建构和结构中给现代农业带来的启示。太原科技大学张斌基于山西板枣栽培技术分析,探讨传统农业模式对现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苏州大学麋佳从化学角度分析了传统烹饪工艺四种常见食物着色方法的科学原理。太原科技大学杨静基于山西右玉荒漠化现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出治理和解决方案。

3.纺织史与纺织遗产新突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吴迪探讨纺织类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苏州丝绸博物馆的王晨基于战国、汉代出土服饰的实物研究,阐述编织类绦带经纬交织技术和其艺术价值。东华大学杨小明和任春光探讨先秦诗歌中纺织服饰技术与技术社会发展关系。中华文化促进会织染绣中心张琴梳理并总结了我国鱼戏莲生子纹样的发展规律。苏州祯彩堂工艺社陈文探究了缂丝技艺材料、用途和技术特征,总结缂丝技艺的变迁过程。中山大学的张学渝阐述了西南少数民族用火草织布的独特纺织技艺缘起和意义。苏州丝绸博物馆的沈洁剖析了丝织物织造工序,梳理中国传统手工丝织机的演变历程。江西服装学院张馨翌及团队论述了霞浦畲族服饰纹样对现代女装设计所带来的实践意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越依据非遗保护原则,对传统宋锦工艺现状及传承保护形式进行了探讨。武汉纺织大学孙方姣运用CLO3D虚拟复制技术,复刻了欧洲外套式连衣裙并阐述其造型特点。武汉纺织大学李坤从动态传承角度讨论黄梅挑花技艺与现代女装设计结合的可能性。广西民族大学樊道智以龙州壮锦技艺推动精准扶贫为例,探析壮锦技艺可持续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邹天骄论述了中日金箔制作工艺的异同,探索金箔工艺发展新路径。

4.工业史与工业遗产新成果

安徽教育出版社杨多文介绍了《工匠精神养成读本》系列项目构想,呼吁与会学者参与。科学出版《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编辑部的李春伶探讨了《中国工业史》项目的编纂情况、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创新点。安徽师范大学马陵合分析了北洋时期铁路管理制度中技术官僚体系发展过程,阐述技术与政治关联性。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姚大志分析法国旧制度时期的工程技术体制主体、规范制度和思想特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陈晓珊,阐述了古代中西方常见短时段计程方式的发展历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史晓雷发现我国古代关于双体船研究的新史料,探讨了双体船的类型及用途。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刘向东指出目前造船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水利博物馆的张裕童研究了清代清口至海口河段黄淮运综合治理措施的可行性。景德镇陶瓷大学韩光大分析了近代化过程中,传统手工产业链的转变状况。东华大学孙正坤基于对申新纺织工业系统的九家纱厂厂房建设和综合性研究,探寻近代化规律。北京科技大学冯书静探讨了明矾生产煅烧炉、生产环境和相关机械技术的演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张衍、孙烈从中国早期青霉素工艺研发史实入手,分析青霉素在当时工业化尝试未果原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褚英杰通过杨庄活动坝工程研究,阐述该治水工程的实施与技术设计创新过程。

5.科技考古与博物馆新结论

上海博物馆的廉海萍基于对西汉铸钱夹砂陶范的材料和结构研究,分析陶范多次使用的原理。苏州大学张橙华依据干将墩和欧冶庙的考察,探讨了古籍中对干将和欧冶炼钢冶炼的叙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袁晓红对洛阳唐城花园西周贵族墓出土的青铜礼器首次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分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黄兴从炉型、鼓风、染料角度,探究我国古代竖炉冶铁技术的改造演变过程。中国水利博物馆王磊探讨在水文化遗产逐渐消亡之际,人们该如何有效保护和开发水文化遗产。宁波博物馆马涛论述了江苏盐城大同铺遗址商周制盐遗存是江淮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代制盐遗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海峰探讨了南京矿冶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及特征。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方涛比较了宋代出土的白舍窑青白瓷与景德镇窑青白瓷的异同点。安徽大学黄凰探讨了合肥大雁墩遗址出土青铜器及冶炼遗物表面锈蚀机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杨小平论述了广西浦北龙门窑址的分布范围和其产品的艺术特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张万辉依据传统制车技艺,探讨了江苏淮安运河村出土的战国木雕鼓车。清华大学戴碧云论述了狄德罗《百科全书》对法国工艺收藏馆创立所产生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王颖琛及团队探讨了湖北当阳楚墓出土的薄片金属制品,论述技术选择进程。北京科技大学刘娜妮论述了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陶片的制陶工艺及相关特点。北京科技大学石晶晶探讨了西安地区古桥遗址出土大型铸铁件的材质、原料和制作方法。北京科技大学张瑜分析了清代镶嵌玻璃饰件的工艺和地位,并改造既得配方。武汉纺织大学程轶凡对《山海经》中服饰配饰进行复原,挖掘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化信息。

6.综合组新研究

苏州大学李峰介绍了《苏州通史》,突出该书的定位和作用,推动了苏州科技发展史的传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孙烈、陈悦论述了中国标准电压与频率的确定过程及技术转移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孙显斌通过对《物理小识》作者生平、版本源流的考究,阐述了该书的编纂原因及成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陈巍对撒阿利比的著作《珍闻谐趣之书》第十章进行研究,阐述了当时伊斯兰世界东部物产及环境。清华大学刘超探讨了温诗铸院士与清华大学摩擦学学科的创建历程。北京科技大学雷丽芳分析了北洋大学和山西大学在中国近代矿冶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及影响。中央财经大学李杨将新中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讨论国家经济职能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可发展领域。台湾民航气象中心的刘昭民依据相关史料,探讨了秦始皇在中国古代技术史上的贡献。苏州市中医院马春伟从中医角度,阐述了颈椎、腰椎病的独特疗法。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郑康妮梳理了周仁院士对中国古瓷思考过程,从微观角度探讨中国古瓷研究。昆山市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委员会的马一平阐述吴中地区最早有实物可考的六个“医院”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温晓敏梳理了活塞装置发展脉络及古人对活塞的认知情况。景德镇陶瓷大学李志远基于对蒋祈所著《陶记》的分析,探究宋代窑炉空间的计量基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明辉、刘培从核技术的科普史入手,论述我国大陆核科普图书的总体情况和特征。四川美术学院朱泽钰分析了古蜀文明对太阳崇拜的演化历程,探索古蜀人的政治文化。

 

三、结  语

 

本次论坛得到海内外研究机构、大学、文博单位、企业的170多位学者大力支持,会议闭幕式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关晓武主持,清华大学冯立昇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作闭幕式致辞,对这次论坛取得的交流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青年学者潜心科研,承担技术史研究的重任。经中国技术史论坛组委会商议决定,第八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共同承办,第九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

(陈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王晨,苏州丝绸博物馆)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