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究博物学内涵,扬新博物理念 ——第四届博物学文化论坛综述
  • 后台管理员
  • 创建于 2020-01-09
  • 554

近年来关于博物学的研究逐渐增多,从最初的译名之争,到具体概念内涵的解读,再到相关研究领域的拓展、丰富与深化,国内博物学研究不断向前推进。近年来的博物学文化论坛正是兴起于这个大背景,也为学者了解国内外博物学动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第四届博物学文化论坛于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在广东中山詹园召开,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办,中山詹园承办。论坛由大会主报告和分论坛构成,分论坛包括中外博物学研究、中国传统典籍与博物学、博物学绘画与印刷艺术、自然观察与写作、自然教育与科学传播、博物学出版物讨论6个版块,来自国内外约200位学者和爱好者参会,共计45名学者做了相关报告。

 

一、博物学的理念、在地性与空间

 

论坛开幕式及主报告环节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徐保军主持。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徐保军、中科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副主编王大明、英国博物学史学会主席Peter Davis、中山詹园张为依次致辞。徐保军回顾了历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发出“博物学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的思考,强调博物学研究和实践要恪守“博物理念宣言”,“博物自在而不忘自律”;王大明教授则谈了博物学研究学术和现实的意义,强调博物学应将学术探讨和公众对生态的关心结合起来;Peter Davis教授重点介绍了英国博物学史学会的情况;张为校长则谈了他对博物研究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期望。

主报告的发言主要涉及博物学的理念、在地性与空间等问题。博物理念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田松教授在“生活世界,日常知识与Bowuology”的报告中指出,中文的“博物”内涵要大于Natural History,建议采纳刘华杰教授曾经提出的Bowuology作为“博物学”的英文译名;具体到日常生活,田松认为,博物学缺席于基础知识体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应倡导新博物学运动,加强博物教育,以解决学生与生活世界愈发疏离的问题。湖南大学周金泰老师在其报告“‘博物学史’与‘物质史’”中,从学科形成背景、古今语境出发,对“博物学史”与“物质史”做了区分,指出博物学史被误解为物质史的分支与近代日本人将古代语境中的“博物”与Natural History对应有关。

针对博物学在地性的特征,英国博物学史学会主席Peter Davis教授以“生态博物馆:连接自然与文化” (Ecomuseums: Bringing Nature and Culture Together)为题,以欧洲著名的生态博物馆为例,指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本地人的深度参与,自然遗产并非完全是原始自然,而是一种自然和文化的综合体,应加入人文视角。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南兆旭则从自身实践出发,认为在地关怀是博物实践的路径之一,应该重视本地发现、加强知识传递和自我修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居住地进行了解。

关于博物学的空间问题,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范发迪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袁剑老师分别从传教士的博物学活动、边疆博物学两个角度进行了解读。范发迪以“博物学家、田野调查和最后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从苏柯仁谈起”为题,以苏柯仁在中国的博物实践为切入点,重点从拓荒者及边疆意象、博物学与殖民地狩猎者两个角度谈了外国传教士形象。袁剑的“边疆博物学:边疆知识视野下的博物空间及其分类意义”则重点讨论中国博物学与中国空间的博物学、边疆作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知识及其博物学传统、边疆博物学的实践可能与路径等内容。

 

二、理论进展、博物图像、博物实践、

博物创作及传播

 

分论坛共6个版块、39场报告,主要涉及博物学的理论进展、博物图像、博物实践、博物创作及传播等问题。

中外博物学研究、中国传统典籍与博物学版块主要从中外博物学理论问题入手。同是谈《山海经》,北京语言大学刘宗迪教授以“万物之书——《山海经》博物学发凡”为题,考据了《山海经》成书背后的传统博物知识由民间知识向王官之学的转变及其历史研究价值;深圳市至元湾区健康科技创新中心李仕琼认为,《山海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史前历史、自然变迁的解读。同是谈张华的《博物志》,北京大学王洋燚从博物对张华知识格局、认知方式的影响出发,指出其博物思想的双重反动性,即哲学上对魏晋玄学的反动和政治上对门阀政治的反动;陕西师范大学祁小真则从魏晋博学风尚和张华自身“尚奇”的特点对《博物志》的成书原因进行了探究。中山大学李锐洁介绍了清末学制改革中博物科的设立为,从西学东渐的角度谈了“晚清国人的博物认知及其分类重构”。北京大学许玲阐释了佛教典籍常见植物在佛教中的象征意义及其与佛教教义的内在关联。暨南大学曹晖教授从官修彩绘本草图谱出发,探讨了我国本草学与博物学的发展。西北大学杨莎追溯了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分类变迁,并尝试解读其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厦门大学姚雪琳以朱仕玠《小琉球漫志》为例,探究了博物志视野下的清代台湾文学动植物书写。山东大学于沁可则尝试考证古代神话中的蜮,引发了热烈讨论。山西大学张冀峰重点谈了“博物学的真与诚”。域外博物学研究中,中山大学邢鑫考据了江户日本一角鲸形象及其变迁史;清华大学蒋澈重点研究了普林尼《自然志》提及的水生生物,指出普林尼为海洋史、古代生物地理等研究留下了珍贵史料;北京大学杨雪泥重点研究了格斯纳的《动物志》,指出格斯纳开创了对动物“文化史”的记录方式,体现了自然史和文化史的相互渗透、支撑、解释。

博物学绘画与印刷艺术板块重点讨论了博物图像相关问题。环保蛙青少年环境体验中心罗晓图介绍了博物出版中的自然印刷术及其发展史。鲁迅美术学院齐鑫从美术史的角度介绍了人类对植物的审美改造及利用。《博物》杂志的张辰亮重点考据了《海错图》图谱,指出《海错图》的画风写实与失真并存。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陈智萌从画稿入手,谈了中国植物科学画奠基人冯澄如的艺术贡献及其历史地位。《博物》杂志的李聪颖谈了临摹及创作在博物绘画中的功用。北京大学官栋訢通过自己的插画作品向听众展示了城市化浪潮下的博物情怀。论坛同期进行的“《柯蒂斯植物学杂志》版画及西文博物学古籍展”则以更直观的形式向大家展现了博物图像史中的绘画、版画制作、博物选题等问题,四川大学王钊、北京林业大学徐保军负责讲解。

自然观察与写作、自然教育与科学传播、博物学出版物等版块重点谈论博物实践、博物创作及传播。比如,在博物实践问题上,北京自然博物馆李建军、中山市博爱小学校长张为等强调了博物实践中专业指导、引导的重要性,北京大学杨舒娅则强调了博物实践中历史遗迹的教育角色,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秦颖谈了作为现代社会产物的观鸟实践,自由撰稿人严莹、武汉出版社刘从康、北京青衿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王昱珩分享了各自的博物实践感悟。在博物创作及传播问题上,云南报业集团半夏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蒋功成分享了菰、蒲在淮安本地的文化、经济价值,南开大学蒋昕宇介绍了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文学作品的博物解读”课程开展情况,成都博物馆周询认为可以借助博物学的方法帮助观众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对地球生态的影响。在图书出版物问题上,商务印书馆余节弘强调,博物“知行合一”要求博物实践活动应立足于知识层面,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志刚、化学工业出版社宋娟、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薛凯、山东大学纪红、湖北大学庞静分别分享了本人或出版社的相关作品。《博物》杂志刘莹谈了《博物》杂志之所以成功的经验,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山出版有限公司吴可量谈了博物类图书出版的机遇与挑战。

 

三、结        语

 

本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兼顾二阶学术研究与一阶博物实践,在保证会议规模和质量前提下,在国际交流及影响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公众服务层面,“《柯蒂斯植物学杂志》版画及西文博物学古籍展”除在中山詹园展出外,还将在商务印书馆、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等地面向公众免费展出。博物自在而不忘自律,博物学事业的推动,宏观上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微观上关乎个体亲近自然的实际需求,学术研究层面有助于重构科技史、人类文明史,更好地展望天人系统的未来演化。

(徐保军、韩静怡,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