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至9日,第四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委员会、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主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协办。
来自中外各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丑纪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参与交流。与会专家围绕“新中国70周年气象科技历史与启示”这一主题开展气象科技史最新成果的探讨,并宣布了首届气象科技史优秀青年论文奖获奖名单。
中国气象发展至今日,少不了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世界气象组织(WMO)助理秘书长张文建报告了气象科技发展与世界气象组织发展史,探讨了科技对WMO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表达了对气象先辈们的缅怀。中国工程院许健民院士回顾了邹竞蒙对中国气象卫星事业的贡献。涂长望之女涂海燕从《涂长望传》等三本书中探寻父辈的人格魅力,通过重走浙大西迁路学习父辈的科学思想。贵州省湄潭县政府何琦讲述了陈学溶、竺可桢、涂长望等二十多位气象老人在湄潭生活工作的历史,挖掘珍贵档案,再现武汉头等测候所艰难而辉煌的西迁之路。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张改珍介绍了竺可桢、涂长望、赵九章与叶笃正的科研成就及学术传承,为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建、发展不懈努力,代代相传。北京大学陶祖钰重温了顾震潮的科学思想,强调以国家需要引领科学发展的精神纲领。中国海洋大学傅刚介绍了美国气象学家Lance Bosar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认为其教育、学术研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等都对中国天气动力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国防科技大学气象臧增亮介绍了张丙辰“昆明准静止锋”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气象事业在跌宕起伏中逐渐成长。香港大学冯锦荣基于对20世纪前中期日本气象机构的研究,探讨了中国东北三省的航空气象观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杨凯介绍了朝鲜总督府观测所的和田雄治、关口鲤吉在气象天文领域的贡献。中国海洋大学盛立芳基于历史文献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复杂原因,认为二十四节气包含着古代人民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中国科技史学会董煜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的研究,针对170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探讨了水旱灾害对江南地区的影响及中央地方政府的应对机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蓓蓓基于历史文献中的气候记录分析,将历史文献作为加强多源记载的集成和相互插补方法研究的重要手段。上海交通大学陈业新以《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为例,点明对历史资料等级量化处理的重要性,并指出《图集》资料不全等方面的不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从心脏地带的气候条件入手,阐明了心脏地带与气候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中国地震局高建国基于方志资料的研究,结合图像形式来表达气象灾害。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吕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洪抗旱减灾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德庆卓嘎回顾70年来西藏气象事业发展史,展现了西藏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初创至今日辉煌的全过程。
本次会议报告紧扣学术前沿,展现了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视角。与会者共同交流、探讨气象科技史研究新成果,共同推进了气象科技史研究。
(房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研究院)
(陈正洪,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