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第五届编委会第五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召开。编委会委员及编辑部成员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主编王大明主持。
《通讯》编辑部主任李斌汇报了2023年的稿件处理和期刊发行、宣传等情况,对来稿、专题、栏目分布和英文稿件等数据统计情况进行了汇报,对转载、数据库收录、微信公号建设、会议组织等情况进行了解释说明。他还对编辑部常规事务和正在改进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了介绍。
编辑部编辑及编务分别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简要介绍,提出了《通讯》今后发展的一些思考和设想,并就现存问题向编委们寻求进一步指导。
编辑部各项工作汇报结束之后,与会编委对《通讯》在期刊评价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对编辑部的工作表达了高度的支持与肯定,尤其赞赏了《通讯》编辑部定期召开编委会的认真的工作态度与规范的工作流程。编委们畅所欲言、积极献策,以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的学术能力与广阔的学科视野对《通讯》编辑部未来的工作方向提供了指导,特别是对明确办刊思路、组办会议、拓展专题栏目、建设审稿人队伍、解决技术问题和扩大新媒体宣传等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
在编委建言环节,与会编委从以下几方面建言献策。
1、明确期刊定位与办刊思路
替编委高策出席的赵云波肯定了《通讯》长期的学术积淀、学术传统与学术规范,同时具备学科交叉性,在同类期刊面前具有明显优势与独特性,难以被其他期刊替代。王克迪提出《通讯》应更加紧随整个学界的前沿热点问题,坚持与国际学术前沿的联系,避免固步自封。李晓岑认为国际化对期刊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增多英文文章的刊发数量,争取进入SSCI检索系统。刘孝廷同样强调保持《通讯》的国际化,积极将《通讯》推向国际期刊评价体系。此外,他指出《通讯》还应关注科学化、青年化与新奇化。段伟文强调《通讯》应回归思想性,建议每年刊发一至两期讲述新思想或原创思想的学术论文,关注跨学科性质的理论研究,刊发具有深度和一定见解、简明但深入的理论性文章,从而强化《通讯》的思想性。
2、发文兼顾理论性与普及性
关于《通讯》刊发文章的内容,编委们开展了充分的讨论。曲安京建议保护偏门但重要的研究或学科,尤其是科学史。同时,科学史可以借助数据拓展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史料,发展数字人文,在反思中进步。如何保护科技史中受众较少、较为偏门的科学研究,维系科技史、科技哲学和科技与社会三个栏目间发文数量的平衡,需要编辑部多多思考。郭世荣指出刊发热点文章与非热点文章是期刊面临的两难问题,针对科技史文章普遍引用率低的现象,他建议通过发布热点文章提高《通讯》论文的引用率,达到依托热点文章“养”冷门研究的目的。但是,整体而言编辑部应坚持长久办刊的宗旨和方针,以学术为主。
3、提升专题文章质量,增强专题影响力
赵云波建议将专题领域细化,从两方面提出专题选题的建议:一方面,开设针对我国当代科技成就开展的科学史、科学哲学研究的专题,向西方展示中国的学术进展与成就,从科技史、科学哲学的角度论证其中的学术问题。例如国内合成生物学等生物工程领域、考古领域已存在一定成就,可以作为专题、约稿的选题方向。另一方面,在新型举国体制和有组织科研的时代背景下,利用中国从古至今丰富的社会经验开展哲思研究专题,促进产出更多扎实、有效的理论成果,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代科技建设与学科建设。曲安京提出编辑部应思考专题中涉及社科重大项目的研究题目,一个作者的名字通常多次出现这一问题。郭世荣回应这一问题,并凭借亲自参与几何原本项目的经验,提议可适当放宽专题中的发文规则,根据重点项目组织专题,但同时应兼顾稿件质量,对专题稿件秉持高价值、高水平、高质量的审核准则,建立责任制的专题主办制度,主办单位对稿件质量承担责任。段伟文建议专题发展与积极非竞争性的友刊合作,形成专题研究“连续剧”,从而增强学界对有价值的冷门研究问题的关注,扩大其影响力,形成话题讨论。李晓岑对《通讯》的科技史栏目非常关注,认为这一栏目对科技史领域的学术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专题而言,在扩展专题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四大发明等重要性高、基础性强的话题,加强对科技史专题的开发。代替邓明立出席的王淑红表达了希望将数学话题作为专题的意愿。
4、发挥编委主观能动性,建设高水平审稿人队伍
编委在《通讯》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了方向把握、专题策划、审稿、评选等关键性工作。曲安京赞扬《通讯》编辑部组办编委会非常规律,编辑部的工作流程非常规范。王淑红认可编辑部与审稿人的批复工作,认为得益于审稿人的学科领域广泛、学术水平高端,《通讯》的审稿意见可帮助作者在理论层次方面得到较大提升。王克迪提出早期自然科学领域的数位知名大科学家也是《通讯》编委会的成员,通过他们《通讯》得以与科学界建立起宝贵的天然联系,这一经验值得《通讯》继续坚持。刘孝廷指出编委会在寻觅未来科学研究热点、哲学研究热点和国际研究热点的工作中应发挥指导作用,建议编委会同时组办就新学科、新思想和新热点进行讨论的创意会,丰富编委会的组办形式,保持《通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势。梁军提出“共同体意识”,《通讯》的编委们作为编委群体的一分子,承担共同的责任,应该将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他建议《通讯》建立更加年轻化的审稿人制度,扩大审稿人队伍,通过建立人才库,挖掘潜在的青年审稿人,为《通讯》注入年轻力量,逐渐形成审稿人老中青制。
5、积极组办学术会议,关注国际学术前沿
李晓岑赞同王大明关于积极组织学术会议的看法,回顾了《通讯》杂志社前往大连参加往届会议的情况,表示《通讯》对年轻作者具有强烈吸引力,在专业领域内具有极高的影响力,认为学术会议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刘孝廷指出,组织学术会议、交流会,不仅要在国内发力,更要走向国际,要与整个人类的学术研究共同进步,走向世界的前沿。未来应背靠中国科学院的政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投入更多精力。
6、挖掘技术潜能,扩大国内外影响力
王克迪强调了微信公众号中“目录及摘要”主题推文的重要性,在读者心中《通讯》代表学术界的标杆与前沿,要坚持这一主题推文的推送。段伟文建议利用新技术强化《通讯》对外传播机制,采用论文机器翻译技术为外国读者阅读《通讯》提供便利,为提高《通讯》的国际关注度与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他建议公众号发文二次包装,将其与论文研究的内容建立普遍联系,将《通讯》放置在国际化的生态之中。梁军赞同《通讯》应拥抱新的传媒方式,尤其关注刊物的线上传播。他建议编辑部将《通讯》视频号建设提上议程,以每年评选的最有影响力的10篇文章为切入点,邀请作者、编辑和编委之间对谈做成视频,让《通讯》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李晓岑强调了品牌的重要性。他表示,《通讯》较为注重期刊品牌的建设,建议在保持的基础上拓展更多的品牌塑造方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打造期刊品牌,从而扩大国内外影响力。
会议最后,胡志强主编代表编辑部对编委们高屋建瓴、建言献策与对编辑部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对于编委们提出的具体建议,编辑部将尽快研究并落实为具体方案。此次编委会体现了编委与刊物、编辑部之间浓浓的情谊,十分令人感动。《通讯》不仅是编辑部的刊物,更是整个同行的刊物、编委的刊物。接下来编辑部将进一步规范工作,提高《通讯》的质量与影响力,实现《通讯》的价值最大化。
(撰稿:唐桑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