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5日,《自然辩证法通讯》第四次编辑委员会会议在东华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4名编委参加了本次会议。
一、编辑部工作汇报
编辑委员会主任范岱年先生主持了编辑部的工作汇报。编委会副主任、主编胡新和教授回顾了2009年以来召开的3次编辑委员会会议,介绍了召开的5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并汇报了编辑部为落实编委会会议的要求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网上投稿系统已正式运行2年。作者投稿、专家评审更加方便,稿件处理进程更为透明。网上投稿系统2011年1月1日开通以来,2年时间共收到近1300篇投稿,有近四分之一的稿件得到录用。为切实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影响力,编辑部聘请了英文教授担任英文编辑,聘请专业的资深编辑加强编校质量,进一步规范了文章的格式。最后,胡新和主编就下一届编委会的组建提出建议,并期望编委在专题研讨会的发起和组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胡志强副主编汇报了科学技术哲学栏目的工作,并对如何加强同行评审,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编辑部主任王大明汇报了科学技术史栏目的工作,并提出要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肖显静汇报了科学技术社会学栏目的工作,提出要结合最新的科学发展,紧跟学术前沿,凝聚学术主题。孟建伟汇报了科学技术文化学栏目的工作,提出了栏目今后发展的一些思考和设想。主编助理李斌汇报了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以及编辑部采取的一系列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学术影响的具体措施。
二、编委建议汇总
在编辑部工作汇报结束之后,胡志强副主编主持了编委会成员的发言讨论。各位编委对编辑部在人员、经费匮乏的情况下每年都有新的举措、新的成绩表示了赞赏,对编辑部所面临的困难表示了充分的理解。编委们畅所欲言,以高度的责任感对编辑部的工作,对如何提升办刊质量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并对编辑部下一年工作的新思考和定位表示了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编委们的建议和意见汇总如下:
1.聚焦选题,提升专题研讨会的质量
刘兵建议进一步改进专题研讨会的质量。编辑部举办的历次专题研讨会不像是一个专题研讨,更像是一个领域的研讨。编辑部应该学习国外学术刊物关于专题研讨的做法:有一篇靶子文章,其他文章对其进行评论,这样就可以把一个专题讨论的非常深入。如果主题比较发散,不够集中和聚焦,编辑部对专题研讨会的控制力就要弱一些。建议编辑部随后的专题研讨会应邀请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参会,引起学术争鸣。张华夏建议可以就DNA双螺旋结构发明60周年、胰岛素、青蒿素等话题作为专题研讨会的选题。刘孝廷建议每个栏目可以在每期逐渐向专题过渡,四大栏目可以是四个专题,每期有一个重点的专题。王克迪同意刘孝廷关于每个栏目专题化和每期有一个重点专题的办法,建议编辑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积累同一主题稿件的方式逐渐进行。郭世荣建议采取主持人组稿制,为避免文章的同质化,可以寻找两个持有对立观点的主持人来组稿。未参会的张柏春建议专题文章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同时,他表达了2013年承办一次专题研讨会的意愿。杨怀中介绍了拟在2013年举办的关于生态文明与水资源保护和开发的专题讨论会。讨论会将动员更多的专家参与,为各方面的观点交锋提供宽松的学术平台。
2.开通编委评刊功能,充分发挥编委作用
吴国盛建议在网上投稿系统中开通“编委评刊”模块,方便编委对每期刊物的文章进行评论。通过评论,编委可以做到与《通讯》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依靠编委和编辑的共同努力,切实改进办刊质量。盛晓明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编辑部与作者之间的沟通。编辑部的网上投稿系统为作者提供的信息还不够,作者无法准确得知稿件处理进程。建议网上投稿系统能够更加人性化一些。他认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让编委充分发挥作用。邓明立建议应结合编辑部的工作充分发挥编委的作用,编委可以通过评审和评论文章为提高办刊质量作出贡献。万辅彬建议《通讯》应该增加专职编辑,没有一定数量的专职编辑,编委会会议上的很多好建议不一定做得到。同时,应该充分发挥编委的作用,建议编委要写文章,还要负责任地推荐一些好文章。徐炎章认为编辑部应该进一步加强与编委和作者的沟通工作。
3.扩大国外编委数量,提升国际化水平
张华夏认为,随着学科越分越细,编辑部无法知道这么多的范围,因此在审稿方面要采取匿名评审制度,进一步扩大评审专家的范围。建议编辑部充分利用国外华裔学者提升办刊质量。刘孝廷建议进行有限的国际化工作,做一些国际性的专题。王克迪建议可以多请一些国外学者担任编委,充分发挥国外编委的力量。王国聘认为,《通讯》今后要朝着国际化方向努力,设计一个争鸣性的专题,引起国内外学者共同参与的学术讨论。洪晓楠认为在国际化方面,可以通过小型学术研讨会向国外学者约稿,并加强科学前沿栏目,提高国际化水平。在关注国际前沿的同时,也要保持中国风格。朱菁认为编辑部的国际化目标有一点模糊。他建议《通讯》要首先稳固在国内文科学术期刊中的领先地位。对于发表更多外文稿件的目标,他认为要获得高质量的外文稿件是比较困难的。我国科技哲学研究的水平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不大可能吸引国外学者用中文投稿。《通讯》比较现实的目标是引领中文学术前进,并抵制不良倾向。为提高文章质量,他建议,对于年轻人的论文要有更资深的专家来参与评审,进行多次修改,以便提升文章质量,并使年轻人获得更快成长。
4.发挥学术引导作用,开辟新的学术方向
张华夏在回顾了《通讯》创刊初期的历史之后提出,科学技术哲学分科越来越细,例如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哲学、生态哲学、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统一性如何体现,是当前学界和编辑部要思考的问题。孙慕天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随着中国的崛起,《通讯》要打破英语国家中心主义。欧陆科学哲学强调欧洲文化的独特性,以突破英美传统的天下。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近二十年有很多进展,基本摆脱了英美传统的束缚。因此,建议《通讯》要加大非英美传统的文章分量。第二,加强比较科学史的研究。比较史学在西方已经是显学,但是比较科学史还没有建立起来。能否从科学史哲学角度,建立比较科学史。建议《通讯》应该注重比较科学史的研究,进行不同国别,不同学科,不同时代的比较。范岱年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他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经世致用,大学里面讲的是格物致知,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这个传统虽然联系实际,但弱点是太强调“用”,有些问题的研究就不够深入。当前最根本的是社会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往何处去。这不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科学哲学问题。
5.保持学术风格,为学界树立典范
吴国盛提出《通讯》要保持自己的学术特色。在当前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三大学术刊物风格趋同的情况下,《通讯》要在办刊内容与形式方面保持自己独有的学术特色。《通讯》要在学术规范方面起到典范的作用。在当前学术刊物越办越厚的情况下,《通讯》要发扬1980年代范岱年先生倡导的为学界树立典范的传统,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文化的学科建设做出贡献。刘孝廷认为,保持办刊特色和风格,是办好刊物的重要方面。《通讯》有条件每期推出有冲击力的重头文章。一篇文章的转载率和影响力很重要,但是文章有没有提出新的想法,有没有颠覆性的认识,有没有开创新的领域更为重要。《通讯》最大的价值就是做自己的工作,不用太在乎那些量化指标的评价。王国聘提出,《通讯》要做中国最好的科技哲学研究的杂志。按照这样的定位,要质量取胜。既重视理论研究,也要考虑应用研究和特色研究。关增建对编辑部工作遇到的困难表示理解。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避免文章的同质化,一些有争议的专题,要同时刊登反面和争论的文章。第二,要避免文章的公理化,要防止那些论证时候将前提、出发点作为公理的文章。第三,要避免文章的无理化倾向,要注重文章的基本规范。《通讯》要进一步发挥编委和编委会、同行专家的作用。万辅彬认为尽管引用率和转载率很重要,但是《通讯》应该更关注有深度、有一家之言的文章,更关注那些将国外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文章。徐炎章对《通讯》所坚持的学术风骨表示赞赏,他认为《通讯》要继续保持特立独行,格调高雅的学术风格。
6.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杂志影响
盛晓明提出,引用率是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切实提高引用率,值得编辑部思考。杨怀中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文章的引用率。郭世荣认为不一定特别关注引用率的问题,只要质量上来引用率自然就会提升。洪晓楠建议为提高转载率,编辑部可以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主动邮寄优秀稿件的概要。邓明立认为,应该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提高发行量。
7.评选年度优秀论文,体现办刊导向
刘孝廷建议充分发挥编委作用,在编委评刊的基础上,由编辑部推荐,在编委会会议上每年评选6篇优秀文章公布,从而向读者显示编辑部的评价偏向。王克迪也赞同充分发挥编委作用,每年年底评选最佳论文的建议。
三、会议总结
胡新和主编代表编辑部对编委所提建议和意见表态。他表示,编辑部将尽快梳理编委所提的建议和意见,分类、排序并抓紧落实。在编辑部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都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编辑部将充分利用科学院的资源和便利条件,充分发挥编委的作用,继续保持《通讯》的内容特色与学术品位,聚焦专题选题,切实提高专题文章质量,一步一步提升办刊质量,扩大学术影响。
最后,范岱年先生回顾了《学艺》、《东方》和《学衡》杂志的办刊历史,并回忆了他的舅父胡愈之先生和父亲范寿康先生与这些杂志的历史交往。范岱年先生提出,刊物的引用率固然重要,但是能否为社会立言是最重要的。范先生殷切希望编辑部成员和各位编委要利用大学讲堂和《通讯》的学术平台,为时代为社会立言,让学生爱国爱民,将中国带到好的道路上。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