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综述
  • 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
  • 2020-12-18

2020年10月11日,《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第五届编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单位的30余位编委出席了会议。因疫情原因,有少部分编委在线上参加会议。《通讯》名誉主编范岱年,编委会副主任、主编胡志强出席会议,副主编王大明主持会议。

一、编辑部工作汇报

编辑部主任李斌在编辑部工作汇报中介绍了过去1年来的投稿情况、栏目分布、专题情况、文章转载数据等,并介绍了编辑部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编辑流程的规范化,二是推进建设网上投稿系统和中英文网站以及公众号;三是进一步强化期刊文章质量的严格监管工作。他在汇报中提出,希望编委们进一步支持编辑部工作的外审工作,关心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帮助策划专题选题,2021年编辑部将采取定期提醒督促等多种手段,缩短审稿发稿周期,推进作者投稿在承诺期限内得到审稿,进一步缩短发稿周期。

二、编委自由发言

与会编委们对《通讯》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针对新形势下杂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编委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给出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名誉主编范岱年首先发言,他认为,要重视人物评传栏目。杂志原来介绍国外科学家比较多一些,当代中国有许多不为人知、但做出了很大贡献的科学家,今后要更多关注当代中国的科学家。

东北大学教授陈凡介绍到,教育部今年设立了交叉学科门类,他以集成电路从电子信息技术学科中列出来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为例提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设置成为一级学科是大有可为的。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段伟文说现在和过去三四十年前不同,中国科技实现了从学习到创新的转变。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搞适合本国发展特色和进程的研究。比如像科研诚信问题,过去花很多时间讲科研诚信,但在概念使用上没有考虑我们的语言习惯,导致一般公众对科研诚信还不是太了解,将科研诚信与一般的社会诚信混为一谈。科学研究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走,科研工作者应有更高的站位,在进行研究之前考虑本研究是否有实际作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郭世荣认为《通讯》每期发表的科学史文章占比不小,给科学史学科提供了很好的发表平台,希望今后继续对本学科以更多的支持,推动科学史研究的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李晓岑首先以王希季院士为例,指出少数民族科学家不多,希望予以重视,科学文化传播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影响很大,可以做专题对此类相关的老科学家的事迹进行宣传;同时,他觉得专题做得很好,要百家争鸣,有争鸣才能发展成专题。

东华大学教授杨小明对第十期 “图像和博物学”专题的内容很感兴趣,认为这期专题十分新颖,把科学和艺术融汇在一起,从新的视角研究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讯》在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包括现在交叉学科的学科内容拓展走在前沿或者引领潮流,如果能够在相关领域进行拓展,内容会更丰富。

南京大学教授蔡仲认为教学问题需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科技研究欠缺。如果能够把科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对于教学和学科的发展来说都更符合中国的语境。

山东大学教授王华平赞扬公众号做的非常好,科学哲学来稿很多,提议多发一些纯哲学的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永谋提了四点关注,第一关注热点。目前社会热点正在朝着与科技技术相关的内容转向,应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呼应社会对热点问题的关注。第二关注国情。中国是工程大国这一事实,表明中国的国情中是有“科技”二字的。要从现实出发组织相关专栏。第三关注现实。针对新冠疫情的问题,可以稍作讨论,分析心得。第四关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学者可以在现实国情下谈论二者间的关系。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肖显静表示《通讯》的许多专题很有高度,不仅面向学术界,也面向社会大众开放,这点难能可贵。针对专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若以专题的形式,将不同二级学科的相关文章分门别类的发表,或许能够扩大科学技术哲学在哲学学科中的影响力。第二,新文科建设重视科技的内涵,强调文科建设理念和自然科学的研究。第三,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是很紧密的,而且它涉及到全国的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后两者也可以通过专题予以关注。

清华大学教授卢风提出两个关注:1.继续重视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研究,其实,生态哲学并不是“一般哲学”的二级学科,而是一种新的哲学,是对现代性哲学的全面反思,内容非常丰富。2.关注西方实在论的兴起,思辨实在论是西方哲学新锐正着力推动的一个哲学运动。像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和查尔斯·泰勒这样的著名哲学家也在着力重申实在论。可组织这方面的专题。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毛新志讲到很多大学已经开始新文科建设,并将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作为新文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但目前它们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未能很好地融入新文科的理念和精神。他还提到国家目前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可以在杂志中设置与此相关的专栏。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梁军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拓宽传播渠道。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通过拓宽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有助于扩大影响力。第二,加强对学术热点的重视和响应速度。在不改变期刊情怀和风骨的情况下,顺应时代发展,可以尝试增加一些“学术网红”选题。第三,推动期刊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探索通过社交媒体加强期刊编读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等,推进期刊的进一步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力建议在现有的文章专题化的基础之上,将某些专题集结成册出书。同时她认为在当前疫情这种环境下,融媒体大有作为,文章发表后可以做成公众号,便于传播,受众会更多更广。

中科院科学史所教授张柏春提了两点建议:第一,建议《通讯》每年用一两期来刊登一些学术上分量比较重的选题,以及有水平、有深度的长文章。第二,在科技史研究领域,杂志需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发挥传统优势,深挖好文章和培养优秀作者队伍。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关增建指出《通讯》要在新时代扩大自身影响力,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变化,同时也要坚守自身原则,冷静思考,不盲从热点,重视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既要彼此借鉴,善纳对方成果,也要遵守各自学科规范,坚守各自学科自身的价值判断,避免画虎类犬。关于专题研究,要以鼓励每个学科树立自己的学科特色为主导,同时应注意加强沟通与合作。

山西大学教授高策指出杂志应在现有专题和固定专栏的基础之上,通过相关设计和规划,引导学者关注学科相关的重要议题,应对社会快速发展。针对前沿性和战略性的议题,杂志应通过相关原创性题目的设计,设法引起社会,包括学科和学科以外的关注。从时代的前沿性出发推动哲学学科的发展,同时通过这些选题,培养年轻作者,吸引年轻学者的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松认为《通讯》要继续保持引领、先锋的作用。针对目前遇到的新挑战,他建议开辟原创性或介绍性的栏目,凸显原创性、引领性、启发性的内容。另外,现在的科学研究,包括人文学术,都面临着生态转向,环境转向。类似于这样的比较新的,具有引领性的内容,可以考虑可以单独设立栏目来讨论。

三、会议总结

副主编王大明在听取各位编委意见后表示:希望各位编委多多支持,大家共同努力,把杂志办得更好。各位编委每年要有一定的审稿量,在审稿方面给杂志社更多的支持。编辑部随后将尽快把在线发表的事宜提上日程。

胡志强主编做最后总结,他首先对与会编委们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范先生和各位编委对杂志的建议和意见。他表示对于各位编委提出的具体建议,编辑部会将会认真研究并尽快落实。此外,他还希望各位编委平时也多关注《通讯》的出版和工作,如果有什么建议或者发现存在有什么问题,一定请尽早给编辑部反馈。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