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话题
人工智能伦理的适配难题

随着人工智能体与人类现实相照面,在其智能性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之时,也引发了其道德性如何实现的全面思考。由于人工智能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主体,如何与之适配成为了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专题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为人工智能伦理的适配问题作出谋划。李平安一文对弱人工智能下机器伦理之可能性进行了疏正。通过对比西方道德理论和先秦道家经典《老子》一书的观点,作者以“弱主体”甚至“无主体”作为德的效应体,来避开西方道德理论在机器伦理的算法设计与主体问题上的适配难题,这为弱人工智能下解决机器道德理论带来新的视野和可行的思路。寿步的文章聚焦于人工智能伦理主体的“正名”问题。借助“循名责实”的方法,追溯了通常被译为“主体”的agent一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使用状况,在行为体与智能行为体的实指不一的情况下,作者提倡以“行为体”作为agent的译名并通过“行为体社会”来捕捉人工智能的意向性特征,从而营建起行为体向智能行为体转化的桥梁,为探索人工智能的伦理主体提供更为精准的定位。汪琛、孙启贵与徐飞的文章全面考察了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医疗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文献的主题分布、演进脉络与知识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研究范式呈现出从规范性伦理研究转向建构性多学科研究的特征,据此提出下阶段医疗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要点问题,如传统伦理学理论的深度融合、伦理准则的治理转向以及心理学方法的介入等,是研究新技术与传统道德伦理理论相适配、融合的重要参照。

观点
  • 弱人工智能机器伦理的“老”路新探 ——在多释与简单原则之间

    摘   要:机器伦理之塞有二:一是理论中无主体性的机器缺乏适配的道德基础,二是实践中游移于多释原则与简单原则间的具体算法设计患于得失进退。在诸道德理论中,以“无我”“自然”为要目的《老子》德思想,避开了西方道德理论嵌入机器伦理时的主体性难题,以“失道后仁”定位机器伦理于与问题相照面的伦理拯救,通过“三宝”之“慈”领摄多释原则、之“俭”活化简单原则、之“不敢为天下先”守正进退之矩,对弱人工智能的机器伦理之可能性予以疏正,最切时下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伦理理论设计之亟需。

    关键词:机器伦理  弱人工智能  《老子》  多释原则  简单原则


    作者: 李平安      
    卷期: 2023年第45卷第12期
    页码: 1-9
  • 人工智能领域伦理主体agent(行为体)的追本溯源

    摘 要:伦理学与AI的交叉研究所涉及的伦理主体指向AI中的agent。但AI中agent的中文译名尚未形成共识,这限制了伦理学与AI交叉研究的深入。回顾AI中出现agent的时代背景,考察AI经典英文论著中的agent论述,可以确定agent是具有行动能力的存在,是行动或行使权力者,应译为“行为体”(doer或actor)。应当区分“行为体”和“智能行为体”。没有一个“行为体”自身是有智能的;只有出现涌现性的“行为体社会”才可能是智能的。此项正名为伦理学研究AI中agent的行为给出了循名责实的线索、预留了名正言顺的空间。

    关键词:伦理主体  行为体  行为力 


    作者: 寿步      
    卷期: 2023年第45卷第12期
    页码: 10-17
  • 医疗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主题分布、知识基础与未来展望

    摘 要:医疗人工智能伦理已成为学界关注热点,发文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医疗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文献的主题分布、演进脉络与知识基础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医疗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主题正从原则规范向治理体系演进;(2)医疗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视野不再局限于伦理学与技术自身,社会学、管理学、科学技术学等交叉性、系统性研究开始成为主流;(3)模块化的引文网络为相关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可参照的知识基础;(4)医疗人工智能子域技术伦理的发掘、传统伦理学理论的深度融合、伦理准则的治理转向以及心理学方法的介入等或将成为下一阶段医疗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关注要点。

    关键词:医疗人工智能  技术伦理  科学计量学


    卷期: 2023年第45卷第12期
    页码: 18-29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