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19896
本期目录
  • 先秦理性思维与科学实验的萌芽
    科学认识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理性思维和实验方法。中国古代有没有理性思维和科学实验?其源头在何处?笔者认为,答案应当从先秦时代的《墨经》中寻找。
    作者: 黄世瑞        
    卷期: 1989
    页码: 49-56
  • 黎曼——现代数学的开拓者
    乔治·黎曼是十九世纪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在十九世纪数学的巨大变革中,黎曼的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决定性的影响。黎曼一生著述不多,但篇篇都很重要:1851年的博士论文是几何函数论的基础,并为开辟拓扑学这一浩瀚数学领域打下了基础;1854年的就职演说是n维流形和黎曼空间理论的经典;1857年关于阿贝尔函数的论文,使阿贝尔函数理论得到了系统的表述;1858年关于素数分布的论文则是解析数论的先驱,其中的黎曼猜想更 更多还原
    作者: 袁小明        
    卷期: 1989
    页码: 57-68
  • 时空的物理理论与哲学
    物理学基础隐含着三个重要的问题:时空结构 问题、相互作用形式问题和测量的性质问题。这些 问题之一的概念上的变革往往引起物理学理论的变 革。物理学已经经历T从Galile。一Newton时空结构 到Lorentz一Einstein时空结构、从超距作用形式到 媒介作用形式、从测量理论和对象理论同一到测量 理论和对象理论分离的变革。当今的物理学基础就 是建立在Lorentz一Einstein时空、煤介相互作用和 测量理论独立于对象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半个多世 纪以来,这些概念没有发生被物理学界普遍接受的 根本改变。可是EPR关联问题、宇宙奇性问题等 都要求物理学理论有一个新的变革。但是,实现这 一变革从哪里入手呢?物理学家似乎不愿意放弃在 电磁学中发展起来的煤介作用的概念,量子力学领 域中测量理论的研究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崔君达提出的复合时空理论,①由于它容纳了时空 的手性特征,或许能够成为物理学理论变革的一个 突破口。本文将沿着崔君达的思路,从普遍的 Lore时:变换出发,数学地说明多重时空和单元时 空、相对时空和绝对时空,并阐明物理时空的哲学观念
    作者: 董光璧        
    卷期: 1989
    页码: 69-71+80
  • 细胞学说的产生、发展与有关争议
    自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Hooke,1635—1702)观察软木发现细胞,到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德国解剖学家、生理学家施旺(Th.Schwann,1810—1882)发表、出版《植物发生论》、《动植物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建立细胞学说,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细胞学说的产生既反映了十七世纪以来自然哲学、生物学、医学发展的影响,也表现了施旺摆脱活力论的思想束缚,用物理化学规律解释生命现象的强烈愿望。因此,本文拟在 当时 的历史 背景下,对细胞学说 的产生、发展 与有关争议进行考 察,以 有 助于较正确地认识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 学说 的贡献及其不足 以及其他学 者所 作 的补充和发展
    作者: 潘承湘        
    卷期: 1989
    页码: 72-77
  • 本刊第十一卷(1989年1—6期)总目

    作者: 编委会编辑        
    卷期: 1989
    页码: 78-79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