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19871
本期目录
  • 试论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结构
    科学是一个多质系统。显然,科学的一个主要的质的规定性,是它作为人类理智活动的产品——知识。就此而言,科学是一个知识系统。本文试图探讨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结构。一科学知识系统的结构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相互联系和作用之中的构元所组成的整体。系统的结构就是构元及其在整体水平上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总和。系统是和其结构偕与俱来的。一个系统总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所以,研究科学知识系统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1.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从客观世界和认识主体的关系来说,自然界作为系统是由现象和本质构成的,科学认识主体正是从这个结构去把握对象,由此来建立科学知识系统。因此,作为对自然界的现象-本质结构的反映,认识主体具有感性-理性的结构,而科学知识系统则具有经验知识-理论知识的 更多还原
    作者: 周昌忠        
    卷期: 1987
    页码: 1-7
  • 《科学史词典》介绍
    伦敦Macmillan出版公司1981年初版的《科学史词典》(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将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在1986年12月出版。该词典由W.拜纳姆、J.布朗、R.波特编,宋子良等译。全书约80万字,收入词条700多个,内容包括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地学、编年史和科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医学、科学哲学十大部分。该词典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具有权威性。该词典在编辑过程中成立。由八个大学的教授等组成的顾问编辑小组,在他们的指导下,有近百名各领域的权威人士参加编写。书中还提供了编写过程中所参考的三百多种文献资料。第二是内容详细,写法有新意。正如原书编者为中译本写的序言中所说:“在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作为重点的同时,我们决定,也将许多有关哲学和方法论的内容包括进来,以强 更多还原
    作者: 宋子良        
    卷期: 1987
    页码: 7
  • 科学哲学在苏联的兴起
    近十几年来,科学哲学逐渐成为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研究的中心,这是苏联学术思想领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动向,但注意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苏联哲学领域出现这一新的导向是有深刻原因的,如果把它和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做一对比,则依稀可见当代世界哲学思潮发展的某种一般趋向。显然,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从50年代起,三十年来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转折点是1965年前后。60年代以前,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研究的重点是探索自然界的一般发展规律(即“建立科学的世界图景”)和分析各门具体科学的哲学问题。1958年11月21—25日召开的全苏第一届自然科学哲学会议上,当时的科学院院长涅斯米扬诺夫在开幕词中规定会议的任务是:“提高自然科学的理论水准,促进加速解决那些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会上的主题报告全 更多还原
    作者: 孙天慕        
    卷期: 1987
    页码: 8-13
  • 意义与科学进步
    .意义问题与科学进步问题所谓意义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意义问题是问,在什么条件下一个语句(语词)是有意义的(所指的是认识意义)?这个语句(语词)的意义是什么?前者又称有意义性问题,后者即狭义的意义问题。尽管如此,这两个问题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甚至至少在有些哲学家(如卡尔纳普等逻辑实证主义者)那里,它们可视为同一个问题。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意义问题作为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来讨论的是英国哲学家休谟。他指出,如果一个语句既不能被经验证实,又没有逻辑意义,我们就应将它归入无意义语句之列。这是现代经验论的观察意义论的最初表述。哲学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意义问题成了困扰哲学家们的许多认识论问题的焦点之所在,而意义分析则成了当代认识论研究的出发点之一。 更多还原
    作者: 曹秋华        
    卷期: 1987
    页码: 14-19
  • 论科学与文化的社会互动
    对科学与文化社会互动理论的研究是科学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这篇文章主要试图探讨这一理论中科学作用于文化的机制,分析科学、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作用于文化的社会后果与社会条件。1.科学作用于文化的机制1.1 科学与文化的社会互动按照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科学与文化可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系统。在文化社会系统中,系统的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更多还原
    作者: 李汉林        
    卷期: 1987
    页码: 20-29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