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19855
本期目录
  • 理解科学史,这意味着什么?
    “理解”科学史,这意味着什么——或者,至少理解一门科学史,这意味着什么?在我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以前,让我们先设想一下,说某人理解一门科学史(例如物理学史),这可能意味着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某种向导。例如,阿耳伯特·爱因斯坦设想一个科学家的最崇高的使命是实现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物理世界图景(Weltbild)。这可以用一种类比 更多还原
    作者二:范岱年  
    作者: G.霍尔顿        
    卷期: 1985
    页码: 41-48+3
  • 磁罗盘在中国发明的社会因素
    磁罗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测量和军事方面的辨方识向上,而且还被称为“海船的眼睛”而应用于大海的导航上。它的发明与发展,对于促进人类陆海交通范围的扩大,增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这项伟大发明为什么不在其他文明古国中出现而只在古代中国出现?这个问题涉及到磁罗盘发明的社会条件和内在的技术因素诸多方面。本文仅就磁罗盘在中国古代发明的社会因素作一初步的分析。 更多还原
    作者: 林文照        
    卷期: 1985
    页码: 49-56+60-80
  • 试评“张衡地圆说”
    关于浑天说的天和地,张衡(78~139)在《浑天仪注》中说:“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据此,许多人认为张衡已发现大地为球形。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为“张衡地圆说”。1962年,唐如川全面分析了有关文献后指出,这种“地圆说”只是一种徒具外表的“赝鼎”,而浑天说实际上是一种天圆地平说。郑文光则提出,浑天说的宇宙模型是一个中空的圆形天球,其中一半贮了水,圆形的地球浮在水上。他把明代的黄润玉的以“盛半泡水”的“猪尿泡”和其中的“大干泥丸”作比的“天地之形状”,看成“地圆说”。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的观点已经成为科学史界的流行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更加广泛的角度,论证张衡心目中的地面,是球面还是平面。 更多还原
    作者: 金祖孟        
    卷期: 1985
    页码: 57-60+80
  • 沙普利——伟大的天文学家和世界公民
    哈罗·沙普利(Harlow Shapley,1885—1972)是现代科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天文学家之一。他关于我们银河系的研究成果推翻了流行的太阳在银河系 更多还原
    作者: 翁士达        
    卷期: 1985
    页码: 61-70
  • 美国科学哲学家罗伯特·科恩来华作学术访问
    今年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十八日,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罗伯特·S·科恩(Robert S·Cohen)教授应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的邀 更多还原
    作者: 吴忠        
    卷期: 1985
    页码: 71-73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