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82
本期目录
  • 论情境认知的本质特征
    摘 要:情境认知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一种理论,与传统认知主义相对立,其思想的主要来源是现象学、实用主义、生态心理学、人工智能以及理论生物学,且与具身认知、生成认知和嵌入认知有着紧密的联系。情境认知有境遇性、交互性、动态性和即时性四个特征,境遇性凸显了认知的环境依赖性,交互性刻画了认知的非单一性,动态性说明了认知的生成性,即时性体现了认知的当下性和灵活性。这些特征有助于加深对情境认知的理解,展现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情境认知  境遇性  交互性  动态性  即时性  
     
    作者: 魏屹东        
    卷期: 2018年2月第40卷第2期
    页码: 39-44
  • 因果关系概率分析的一种新趋势
    摘 要:自休谟以来,因果问题一直是哲学界感兴趣的话题。学者们对于“C引起E”这种惯用的因果表达式的解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随着量子力学的兴起及其产生的广泛影响,使得学者们从因果决定论逐步转向对因果进行概率分析。然而,罗素从科学定律的陈述形式来解释因果,引发学者们拒斥概率分析因果的还原路径,他们主张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不可还原的连续过程。这两种解释进路都在不程度上面临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鉴于此,诸多学者主张,将这两种进路综合起来,为各自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由此,通过剖析相关的典型案例,深入讨论这两种路径各自遭遇的问题和挑战,进而考察道尔的综合方案,指其面临的反例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新修正方案。
     
    关键词:因果的概率分析  因果的过程解释  因果
     
    作者: 李波        
    卷期: 2018年2月第40卷第2期
    页码: 45-50
  • 证言确证的困境和出路
    摘 要: 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中大部分来自于证言(testimony)。而一个人如何才能合理地接受证言?或证言如何得到确证?这是证言知识论的核心问题。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三种流行理论(还原论、非还原论和融合论)的基本特征和所面临的困难。其次,基于这些理论的合理方面提出了新的确证方案——证言的利害确证,即任何确证方法(如还原论、非还原论)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们都被统摄于“利害原则”之下。
     
    关键词:还原论  非还原论  融合论  确证  利害原则
     
    作者: 孟峰        
    卷期: 2018年2月第40卷第2期
    页码: 51-57
  • 传统认知方式与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展
    摘 要:认知方式是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及思想观念,对科学认识的发展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在物理认识方面虽然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整体水平不高,长期停留在同一认识层次上,未能形成独立而系统的理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传统认知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认知方式  中国古代物理学  发展
     
    作者: 胡化凯        
    卷期: 2018年2月第40卷第2期
    页码: 58-64
  • 疼痛的身体政治 ——分娩止痛观念的历史演变
    摘 要:自古以来,分娩疼痛被看作是一种自然现象。19世纪中叶,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是否应该在分娩中使用麻醉止痛的争论,女性将之奉为解除疼痛的福音,宗教界认为止疼违背神的旨意而反对之,医学界内对其必要性和安全性意见不一。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示范作用下,无痛分娩术在欧美得到公众的认同。20世纪初,无痛分娩因临床应用弊大于利,医学界认为应停止,但在第一波女性主义浪潮的推动下,女性认为止痛是自身的一种权利。20世纪60年代,在医学技术批判的浪潮中,家庭分娩运动强调自然分娩体验的重要性,疼痛是成为母亲的象征性荣耀,体现了母性的神圣与伟大。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关于分娩疼痛的观念再次发生转变,突出了女性经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否止痛应该尊重女性的个性化选择。作者认为,分娩止痛,或是不止痛,不仅取决于止痛技术的发展,也取决于医学界和公众对于产痛价值的判断,以及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分娩  疼痛  麻醉  女性主义
     
    作者: 唐文佩        
    卷期: 2018年2月第40卷第2期
    页码: 65-71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